介绍: 本段为第6合同段,起点为K134+000,终点为K140+000,全长6.001km。其中主要构造物为锦水—小群沿江桥,左线配跨为28×35+127×30共长4796.5m,右线配跨为25+27×35+128×30共长4816.5m,上部构造为简支变连续部分预应力组合箱梁,下部构造为桩柱式桥墩,根据墩身高度和跨径采用Ф2.2m钻孔桩接Ф2.0m立柱、Ф1.8m钻孔桩接Ф1.6m立柱3种形式。桥台分别采用Ф1.5m、Ф1.2m钻孔桩。柱桥台采用肋式桥台和柱式桥台。跨330国道的桥墩采用门框式墩(预应力盖梁)跨越。桥面铺装采用9cm钢筋混凝土+9cm沥青混凝土。路基长度1.18km。 第二节 自然条件 一、气象及水文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7.9℃,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1698mm,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以梅雨、台风雨为主,间有秋旱出现。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夏秋之交时受台风侵袭,风力8~12级,易造成灾害性气候。 本标段工程沿瓯江左岸布设,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江,为通航河流。 二、地形及地貌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境内以少土多石低山—山地地貌为主,间有台滩地。最高海拔1318.6m。总体地势中高两端低,相对高差50~1000m。“V”形峡谷,属中深切割区,在低山区为“V”宽谷为主,山势相对变缓,相对高差小于300m。 工程地形属山岭重丘,地形起伏较大,为侵蚀剥蚀地貌,穿插少量侵蚀沟谷、地势陡峭、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常形成小瀑布,小坍塌,滑坡经常可见。山峦重叠,山外有山。青田境内山坡坡度较大,一般20~40度,局部达45度以上,丽水境内一般山体坡度较小,地形较平缓,坡度一般15~20度左右,地表植被发育,森林茂盛,山清水秀,可耕地甚少,主要分布于瓯江两岸及山间凹地内,山坡还有少量梯田。沿线交通发达,330国道贯穿线路,道路纵横交错。 三、地震烈度 本工程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受中生代环太平洋构造作用,形成以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体的陆相火山岩构造。岩体中节理、块状结构、稳定性较好。新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的强烈作用影响,断裂、节理、裂隙等构造发育,是新构造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发育。 本区内地震烈度属Ⅵ度区。 四、交通、通讯及其它条件 ⒈交通 本项目所在地有金温铁路、330国道,项目路线沿330国道外侧通过。 ⒉通讯 可通过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获得程控电话通讯服务。 ⒊水、电 沿线瓯江水资源可满足工程要求,村镇均有自来水和供电设施,施工用电与当地政府部门协商解决。 ⒋医疗、住宿 沿线城镇均有医疗点。沿线城镇均具备食宿条件。 ⒌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丰富,路基填料可利用开挖路堑和隧道土石碴,借方可沿线开采。 圬工结构、桥涵结构要求的碎石材料及石块,可以从石料场购买和采购。结构工程用砂可从瓯江砂场采购。 钢材、水泥及其它工程材料需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