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58+000(接第12合同段终点),起于芷江县界碑坳,穿界碑坳隧道进入新晃县洞坪乡境内沿X052展线至廖溪设置洞坪U型转弯,再于柳寨前后两跨平溪河,到达本合同段终点K63+500,与第14合同段起点相连。路线全长5、5Km。 1.2沿线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地貌地形为低山剥蚀丘陵地貌,沿线地形起伏大,地形切割较大,山体自然坡度在25~50°之间,山顶多为尖棱状,深切的冲沟纵横交错;山坡上植被较为发育,溪沟堆积有较厚的残坡积物及冲积物,谷低含有少量的空隙水,冲沟内以碎石土为主,遍布水稻田。沿线X052贯穿其中,交通较方便。 1.3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 路线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复式隆起带----雪峰山隆起带。沿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较多,断层发育。自喜玛拉亚运动晚期以来该地区断裂活动及规模显著减弱,岩浆活动趋于平静,构造运动以缓慢的差异性抬升为主,新构造运动微弱。 沿线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山塘、溪流中,无大的主干水系通过,流量及水位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是空隙水和裂隙水。空隙水赋存于冲洪积成因的碎石类土中,水位较浅,水量较小。裂隙水赋存于基岩的节理裂缝中,除硅化板岩外,其余岩石解理、裂隙发育一般,水量较小。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 本区域属中亚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四季分明,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50mm,雨季集中于4-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8.5℃,一年中以7-8月最热,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最冷。雨季对本工程影响最大。 地震可不设防。 1.4沿线筑路材料、水电情况 本合同段内沿线水系发达,有平溪河及溪水经过,补给丰富,水质优良,能满足工程用水需要。 电力情况:沿公路走向有一10KW高压线可供利用,界牌坳隧道和五座桥梁通过一台500KVA和400KVA变压器向其供电,小型结构物用电采用发电机。 砂石料:本合同段暂无大规模碎石场,为保证工程进度,25号以下(包括25号)混凝土所用碎石以平溪河卵石代替;片石和后期高标号混凝土用碎石在大洪山及附近石料场采购;沿线附近的砂质较差,砂细且含泥量大,因此本项目所需大量砂料计划采用卵石机制砂和溆浦县沅水河砂。 生石灰:路线附近石灰厂分布较多,可满足工程需要。 水泥、钢材:在当地市场购买。 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及主要工程量: 2.1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1)设计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路基宽度:24.5m (3)设计行车速度:80Km/h (4)平曲线最小半径:1000m (5)最大纵坡:5.0% (6)最短坡长:445m (7)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7500m (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6700m (9)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10)路线长度:5.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