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路桥工程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公路勘测设计讲义:公路平面设计 135P
直线的线形特征,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目的地,即路线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等;视距良好、行车快速、易于排水等;已知两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公路勘测设计讲义:绪论 48P
《公路勘测设计》课程是高职“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理论紧密 结合的课程。本课程以工程测量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及方法 63P
根据规划,通化市综合管廊总长度约80.96km,新建及改建道路总长度约72.45km,建设总投资56.7亿,建安费用52亿,我公司占总额的30%合同额为17亿
快速路改造工程重大危险源控制方案清单 23P
制定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急预案,执行相关程序,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和地质资料;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了解地下管线分布状态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22P
xxx工业区区间道路工程施工E 标段,本工程位于xxx市XX工业区内,工程范围:XX路XX~XX、XX路XX~XX及一座单跨20m 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59P
隧道采用EVA 水层防水,环向、纵向排水管引水,中心排水沟排水,对可能发生涌水的段落采用预注浆堵水与排放相结合的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方案 30P
突击底基层土方和便道施工:在路基范围内应先突击进行底层土方填筑和便道修设,包括跨沟渠临时水管埋设,使全线贯通,为工程提供施工场地和创造交通条件。
道路照明系统设计课件 36p
杆柱照明:把照明器安装在杆柱的顶端,杆柱沿高速公路两侧配置,广泛应用于路段照明。杆柱照明的特点:可沿线形任意布置灯杆、灯具,提高灯具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性。
道路设计之第新建公路勘测设计 53p
初测阶段可不专门布设桥梁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但在布设路线控制测量网时,应在每岸各布设2个以上平面控制点及2~3个高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间距应大于5OOm;
道路实验与检测技术之沥青材料试验 33p
沥青的延度是采用延度仪来测定。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通常采用的 试验温度为25℃、15℃、10℃或5℃;拉伸速度为5±0.25cm/min。
道路设计讲义第三章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26p
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集料试验方法及基本概念) 126p
注意对粗集料的密度、相对密度的定义、测定、使用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理解。首先应特别注意各种相对密度和密度的不同用途,工程上常用相对密度而少用密度。
平交路口交通标志与标线的设置及设计 50p
标志安装在单柱、双柱或悬臂式标杆立柱上时,安装高度为200cm~250cm,但安装在隔离带、绿化带等非行人通行的地点时,安装高度可不低于150cm。
路段交通安全及主动防护设施安全设计 106p
线形安全设计是指在公路设计与运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从线形设计要素出发以车辆在公路上的运行特性为媒介,对公路的安全特性做出客观的、量化的评价,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类及配合比设计 201p
沥青路面的抗滑性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而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必须通过合理地选择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正确地设计与施工来保证。①集料:粗糙、坚硬、耐磨
平交路口几何安全设计 150p
面交叉口附近道路的线形应该能够保证:车辆在识别距离以外清楚的看到交叉口以及交叉口内车辆的运动状况,保证道路使用者能够清晰辨识其它使用者的行为,读取交通控制设施的信息;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检测 66p
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1~3不同的矿料级配;使包括0.075mm、2.36mm、4.75mm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率分别位于设计级配范围的方、中值及下方。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 49p
沥青路面在车轮反复多次作用下,沥青面层和刚性、半刚性基层的层底拉应力超过极限,形成初始裂缝并逐步扩展至断裂的过程,属疲劳断裂损伤。通过大量路面试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0p
粗、细类型:沥青混凝土按关键筛孔的通过量分为粗型(C型)和细型(X型)(见规范表5.3.2-1)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量大的道路宜采用粗型。
生态城慢行道路系统铺装方案 33p
中部片区是以商务办公及居住为主的综合性片区,是生态城的城市中心。双威、公安大楼、南开中学附近道路主要包含七条道路,分别为:华一路、华二路、华三路、中泰大道、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