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桩号为K0+000~K7+500,施工内容为本桩号内的横穿排水管涵、倒虹吸以及道路土路基、基层、路肩和路缘石。 本工程原状地面起伏较大,路线经过处主要为水田、鱼塘、荒地和旱地,现状地面标高在27.770~57.640之间,西高东低,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原有地形设计。工程表层地质情况较好,土质能符合路基填土要求。但现状地面有较多的杂草、耕植物和树木,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树木应全部砍除并将树根挖除。鱼塘施工时首先将鱼塘内水全部抽干,然后再将鱼塘内的淤泥清除,淤泥清除时只清除到路基坡脚以外3m。水田处施工时首先将水田内的水放干,然后将表层的耕植土清除至粘土层,并碾压密实后再回填路基。 本工程土路基施工土方施工量较大,填方量大于挖方量,道路结构采用两种形式:土基+35cm水泥稳定石屑+5.5cm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土基+15cm毛渣+35cm水泥稳定石屑+5.5cm沥青混凝土面层。路肩采用培土路肩,边缘为混凝土预制边缘带。道路横坡为双向横坡,坡度未2%。 本工程填土高度大部分地段均不高,但在K3+209.300处桥梁两侧,原路基为高填土路基,在道路加宽施工两边拓宽处填土高度较大,有7m以上,施工时要注意此处的填土质量,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本工程基本沿原有的老路走向,但部分地段偏离老路,在偏离段以及老路段土方施工时进场施工车辆以及运输车辆的通道也是本工程施工的一个重点,必须在工程施工前予以解决。工程施工以填方为主,挖方量少于填方量,填土的来源也是本工程施工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从施工现场周边来看,没有大的山体可作为取土场,但有部分小山坡可提供部分土源,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选定土源,土源选择时要进行考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且土源应有较为方便的交通道路,否则,须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为将现状地表清除干净后,利用推土机推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再铺筑50cm厚的毛渣作为面层。施工便道在施工期间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以保持交通顺畅。 本工程施工时可能会将原有的农田灌溉系统破坏,在施工期间,为保证农田灌溉,施工时分段进行,并开挖引流沟或埋设引流管保持农田的灌溉系统。同时,将原来的灌溉系统封堵,使水流不进入施工路基处,影响道路路基的施工,保持路基施工在无水的环境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