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施工准备 1.1施工测量 1.1.1断面、中线复测 路基开工前对路基中线进行全面恢复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在恢复中线时,应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而且做好施工测量,包括导线、水准点复测,布设控制点、线、网。同时对清表前断面进行复测。 1.1.2路基放样 用GPS或全站仪根据控制桩和恢复的路线中桩,测量出路堤坡脚、边沟护坡道等的位置桩,并测量出原地面高程。以后施工过程中,应对深挖高填地段,按设计要求结合实际施工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复测中桩和横断面。 1.2现场清理 对占地范围内树木、石头、废物和草皮进行清理。对所有路基范围内沟渠、坑槽按指定的范围清除杂物,然后用合格材料分层回填并压实,对清理出来的废料、杂物运到指定的弃土场,绝不造成环境污染。 1.3临时排水 在地表过分潮湿、鱼塘或农田地段,应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应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排水沟的开挖注意结合原地形地貌所存有的排水设施相衔接。避免施工中由于雨季雨水、泥水等冲入农田、林地。 1.4原材料准备 对路基填筑用土,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 (1)、液限、塑限、塑性指标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土的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6)、土的强度试验(CBR值) (7)、石料的强度,风化程度,级配等 1.5施工机械准备 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运输车应按照提供工作面的多少、土方调配的计划组织各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工期、质量标准的需要。 2、路基挖方施工 挖掘包括所有土方挖掘和岩石挖掘,这些挖掘在规定的红线范围内进行,所有挖掘出的土的清除、运输、适当利用和处理,开挖时均以图纸上所注明的开挖线、坡度、尺寸等施工要求去实施。 2.1土质路基开挖 2.1.1排水沟,减轻路堑边坡在施工期间的冲刷,并在开挖中跟据实际需要修建临时排水沟挖方前先测量放出路堑开挖线,复核原征地红线。作好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宜在路堑边坡顶开口线两侧开挖临时截水沟,保证路堑不积水。 2.1.2开挖时按设计断面有次序地分段分层自上而下地进行,同时注意不要超挖而影响边坡的修筑, 2.1.3开挖后的土石方尽量应用于路基填筑,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方运至弃土场。 2.1.4开挖中发现土质有变化时,应报请项目监理进行施工方案及边坡方案的修改。 2.1.5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路槽底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6%,并作相应的路基土工试验。如果雨季施工,则保留更多覆盖层,以免路堑被雨水浸泡。 2.1.6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开挖应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其断面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石质路基开挖 2.2.1对于软石采用大功率推土机配松土器松动,并集中成堆,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 2.2.2对于次坚石、坚石采用爆破法松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爆破后产生的大块石采用挖掘机配液压破碎锤改小。 2.2.3根据路堑挖深不同分别采用深孔爆破和浅孔爆破,挖深小于5米时用浅孔爆破,挖深大于5米时用深孔爆破。 (1)浅孔爆破 浅孔爆破采用小型凿岩机钻孔,炮孔直径38~50㎜,孔深2~4米,根据开挖深度分一个或两个台阶进行爆破,边坡采用预裂爆破。炮孔方向:中间主炮孔取垂直孔,边坡预裂孔与边坡坡率相同。 a、主爆区爆破参数初步设计 以炮孔深度H=3m、次坚石为例设计,底板抵抗线Wp=1.1m、超钻深度h=(0.1~0.33) Wp=0.2m、炮孔间距a=(1.0~1.5)Wp=1.4m、炮孔排距b=(0.9~1.0)a=1.2m、单位用药量(软石为0.4、次坚石为0.45、坚石为0.5)取q=0.45kg/m3,则前排炮孔单孔用药量 Q=qWpaH=0.45×1.1×1.4×3=2.08kg,取为Q=2 kg 后排炮孔单孔用药量Q=(1.15~1.3)qWpbH=1.2×0.45×1.1×1.2×3=2.14kg,取为Q=2.2kg b、预裂孔的爆破参数初步设计 钻孔间距取a=0.4m、孔深H=3.2×1.12(按1:0.5边坡率计)=3.6m、线装药 密度q’=155~215g/m取q’=180g/m,则预裂孔的单孔装药量 Q=180×3.6=648g,取Q=600 g,即为袋装2#岩石炸药3条(每袋2kg/10条)。 预裂孔的堵塞长度取为1米(0.8~1.3m)。 预裂孔内采用分散不藕合装药,具体方法是将以上3条炸药分别绑扎于长2.4米、有一定强度的竹签两端和中间上,每条炸药各插入一个毫秒雷管。装药时仔细地牵住雷管线,将绑有炸药的竹签缓慢放入孔底,在竹签顶端塞入20㎝水泥纸,再在水泥纸上面填入1米粘土堵塞并夯实。 浅孔爆破使用毫秒雷管起爆,每排用同段雷管同时起爆,各排按从前到后的顺序起爆。 (2)露天深孔爆破 爆破穿孔采用瑞典阿特拉斯高风压钻机或者日本古河一体全液压钻机以及国内河北宣化生产的CM358潜孔钻机。钻孔直径为Φ120mm和Ф90mm的钻机主要用于边坡光面爆破和零星小方量部位的爆破。 1.主体拉槽爆破参数设计 根据施工设备,钻孔直径取Φ120 mm。 孔深由台阶高度和钻孔超深确定。 爆破台阶高度及路堑的开挖深度,确定为h=10m。 钻孔超深可按以下经验公式确定: h = (0.15-0.35) Wd (1) 其中:Wd为底盘抵抗线。本设计中钻孔超深的取值为:h = 1.5 m 。 钻孔深度按:L=H+h 计算。 孔网参数按常规设计取值。孔网参数不仅取决于钻孔直径,而且和梯段高度(即爆深)有关。对于Φ120 mm的钻孔,当爆深H>15m时,宜采用4×5 m 的孔网参数。根据路基宽度的实际尺寸,并考虑到保护路肩的要求,炮眼间距a =4 m,排距b=5m;当爆深15m>H>10m时,宜采用3.5×4.5m的孔网参数,炮眼间距a = 3.5 m,排距b=4.5 m;当爆深H<10m时,可以考虑采用Φ120 mm的钻孔,其孔网参数应为4×3m, 炮眼间距a = 4.0 m,排距b=3.0 m;当爆深H<6.0 m时,可以考虑采用Φ90 mm的钻孔和2.5×3.0的孔网参数,炮眼间距a = 3.0 m,排距b=2.5 m;考虑到路基的设计尺寸和保护边坡的要求,为便于爆破网路联接的简单划一,取矩形布置。为改善爆破效果,钻孔倾角取α=750° 钻孔长度按正下式计算:ld=H+h/sin& (2)单孔装药量:Q=q a b H (3) 式中:Q-单孔装药量,kg; a b H = V:为单孔爆破岩石体积;其中a为炮眼间距;b为炮孔排距;H为台阶高度,在此取炮眼深度,m 。 q-经验参数,即炸药单耗,根据爆破岩石性质,取q=0.40kg/m3; (4)效果监测及爆破设计优化 a.爆破效果检查 每次爆破后,对爆破效果进行仔细检查、分析爆破参数的合理性,以确定出适合本岩层最佳爆破参数。 b.爆破设计优化 (1)根据每次爆破后检查情况,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2)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装药量。 2.3深路堑路基施工 本分部中K21+940~K22+000、K25+400~K25+462段的挖方边坡高度大于20m,属深开挖路堑段。 2.3.1开挖前应详细复查设计文件所确定的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及路堑边坡,并了解土石界限、工程等级、岩层风化程度及破碎程度、岩层工程特征;路堑为砂性土时,应了解其颗粒级配、密实程度和稳定角;路堑为细粒土时,应了解其含水量和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不良地质的情况、地下水及存在形式等。 2.3.2开挖前应充分作好排水措施,设置截水沟及排除路堑上方边坡地表水。对渗水量大的部位及时有针对性地按照设计要求施做排水平孔。为确保高路堑地段路基稳定应在边沟底设置复式渗沟,防止山体水渗入路基,产生隐患。 2.3.3深挖路堑的边坡应严格按设计坡度施工。若边坡实际土质与设计勘探的地质资料不符时,特别是土质较设计松散时,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经批准后实施。 2.3.4开挖应从上到下进行,严格按设计图纸分级施工,开挖坡面一次成形,且必须开挖一级防护一级,防止边坡失稳产生滑塌;对有可能产生滑塌的边坡应先做锚固工程等进行加固,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开挖。 2.3.5开挖高度每3-4米在挖掘机作业高度范围内按设计坡率、线形对开挖坡面进行一次整修,同时应采用测量仪器对已开挖的坡面进行复核并采集数据,并应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开挖坡面图,以确保开挖坡面不欠挖、不超挖、原始计量数据真实可靠。 2.3.6土方路堑开挖时,对短而深的路堑,可采用横挖法施工;对深度不大而较长的路堑,可采用纵挖法施工;若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较大的路堑,宜采用混合式开挖方法,即横挖法和纵挖法混合使用。 2.3.7路堑开挖至一个台阶后,进行边坡的修整,并开始边坡防护施工。 2.4土石方开挖中的注意事项 2.4.1在挖方段、桥台、承台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坡比和边坡的稳定性,开挖时,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均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和超挖,开挖时一方面要注意施工方法,另一方面要注意施工顺序,防止开挖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崩塌。 2.4.2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在开挖路堑及基坑前先挖好截水沟。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设施。 2.4.3挖方路床的保护:为保证挖方路床的质量,要保留30cm左右的保护层,待路面基层开工前方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