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桩号K19+400—K23+600,全长4.325KM,所处水文分区为西宁东部干旱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相对湿度低。但降雨集中于夏季,多为短历时暴雨,暴雨超渗产流形成峰高量小的短历时洪水。本标段沿线大部分地区为农田区,地基土质为次生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具湿陷性、易受冲刷。暴雨径流和农田灌溉水的冲刷及下渗是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主要水文因素。 为防止集中径流冲蚀边坡和水毁路基,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及桥涵设置等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截、引、排等措施,将水引出路界排入天然沟渠,从而构成有效的防排水系统。针对湿陷性黄土疏松易受冲刷和渗漏性强的特点,对所有的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均采用加固和防渗设施,并注意各种防排水设施的联系,重视对进出水口的工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