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大桥工程(海平互通式立交)软土路基段落为A匝道AK0+982.8~AK1+049.1段,该段软基段落均为新建匝道,地基处理方法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桩径为0.5m,桩长9.5m~11.5m,桩间距为1.7m*1.7m及1.7*1.9m,共860根,总长9427m。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20,桩帽为双面配筋的现浇C30钢筋混凝土板,桩帽与桩为现浇混凝土连接,桩顶设50cm厚级配碎石砂加筋褥垫层,夹两层双向钢塑复合土工格栅。 考虑到挤土效应的影响,本工程设计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施工工艺。 1.2、自然特征 本工程属于海积一级阶地地貌软土发育工程地质区,地形较平缓。该填方路段地层为高压缩性土层,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海积层:流塑状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厚约0.0~1.60m;可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松散-中密状砂层;中密状卵石层,在7度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震陷液化;下卧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该段路基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软土层厚度较小但埋深较大。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海积砂层中的孔隙水及基岩中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潮汐侧向补给,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不大。 2、施工方案 2.1、施工工艺流程 CFG桩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图2-1:CFG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2、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一切障碍物后再予以平整。施工前应预留保护土层,厚度一般为300mm~500mm,场地平整后的高低误差须小于100mm。 根据设计的桩位平面图,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在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或其他钉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并加以保护。测量结果经自检、复检后,报请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并签字认证后,方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