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公路灾后重建工程G2标路线是穿越北川小坪至曲山的村通道路k16+000至K20+000段,道路随山势盘延,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较大,降雨集中在5~9月,汛期亦在这5个月内发生。每年6月~8月,区内经常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暴雨及阴雨天气。根据上述情况,我施工单位对涵洞工程施工做出了细致切实可行的施工安排。其主要施工方案如下: 一、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由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放出涵洞中线、边线等控制桩,在地面上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放坡坡度,用石灰撒出开挖线,并做好水准点及引桩。 现场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类堆码场地,机具设备、拌和站的摆放位置。 材料试验送检工作:做好砂、石、水泥、施工用水、钢筋等原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确定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 施工队伍:由本公司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人员组建涵洞施工队伍,该队伍人员在20—30人。 住房:施工队的办公生活用房就近租用民房解决。 二、涵管及盖板涵施工 涵管安装施工 1、运输与装卸 涵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吊具进行;除非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存放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2、施工要求 先准确放出开挖线,并且测量出高程,计算出每个断面应开挖的深度,由有施工经验的队伍进行开挖,开挖时严格控制深度和宽度,不准欠挖,也尽量不超挖,基坑开挖完毕并清理余土、松散土料,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铺筑。如遇软弱地基层则进行地基换填处理。垫层铺筑完成后,由人工逐段将预制钢筋砼管涵安放于垫层上,使用经纬仪控制管道轴线,使用水平仪控制顶面高程,挂线将钢筋砼管涵调整平直、顺畅后用C20砼加铁丝网包头,包接头宽度30cm,最后回填夯实,和原有道路路面衔接平顺。 (1)施工工艺流程:审核设计文件→施工放线→基础开挖→基底处理及检测→基础垫层→基座混凝土→安装管节→洞口混凝土浇筑→回填。 (2)主要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采用采用人工开挖整修,经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垫层施工。 2)管基座施工时严格控制顶面标高,以保证管基座与管身紧密贴和,每节涵管的整个长度紧贴已浇筑好的基座上。 3)管节在预制厂集中预制,再将预制好的管节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吊吊装就位,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4)管节铺设顺直,稳固,内壁齐平。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接头面向上游,涵管紧贴基座,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5)涵管接缝宽度不大于5mm ,并用橡胶密封圈密封。 6)管节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出入口和附属工程的施工。衔接处圆顺,进出水口顺直,保证上下游水流畅通。 7)混凝土施工采用标准计量,机械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机械振捣。 8)当涵洞施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及时进行回填土。施工时在管节两侧对称分层夯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检测密实度,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