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基路面
  3. 内容

路面改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资料大小:3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4-22 12:00
  • 发布作者:帽帽鼠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对于既有的地下管线(雨、污、给水、电力、电讯)的处理,首先要有一个主要的先决条件,即必须掌握它们的平面位置、走向、用途、归口管理的部门、标高等详细资料。一般是通过沿路范围内的各类检查井的普查,人工开挖探坑、探槽,将它们的位置、标高汇总到我们的设计图上,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措施。 当电缆架空于开挖的沟槽上面时,应用支架搭起,软绳吊挂好。决不能随意拖挂、碰撞、挤压。 当有电缆横穿开挖的,在处理这类高压电缆时,也同样需提前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供电主管部批准后,方准实施。原则上供电部门应有专人检查指导,做到万无一失。 新旧管线衔接措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原则是先施工好新管线,接头处突击处理。在施工前,应仔细校测新旧线接界处的位置是否正确,坡度、高程、管径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方案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批准。 复杂地基的一般处理措施。 1、植被土。均全部挖除外运。 2、淤泥质土。埋深较浅层厚不大的淤泥层采取换填,全部挖运外弃,换土分层碾压。埋深较大,厚度较大的淤泥层一般换至构筑基砼底下0.8m左右,回填开山石机械挤密,上部回填好土分层碾压。 3、含水量较丰富的松散填土。若有场地,则进行翻晒。不具备翻晒条件时且工期安排上不允许,则要外运进行换土处理。若经论证,还可以采取强夯手段进行处理。 4、地下水下的沟槽基底处理。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当靠常规的排水沟集水抽排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时,可以局部铺筑小粒径的毛石或级配碎石。在管两侧可适当回填石粉等骨料。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路面改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https://m.gc5.com/lqgc/ljlm/1064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