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钢绞线进料必须具有技术条件证明书。物资部门应按技术条件证明书进行验收。验收按批进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3、物资部门应对进场钢绞线进行外观、尺寸检查,除直径不得超过规定允许公差外,其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接力的物质,也不得有机械损伤、死弯、气孔、锈迹、氧化皮等,允许有浮锈但不得锈蚀成目视可见的麻坑,取弦长为1m的钢绞线,放在一平面上其弦与弧的最大矢度不大于25mm。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4、试验室应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所选的每盘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应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未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 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 每批钢绞线均应进行弹性模量试验。 5、钢绞线切断后应是不松散的或可以不困难地捻正到原来的位置。 6、钢绞线运输应有雨布遮盖。应分批堆放,并做上标识。贮存应使钢绞线离地不小于20cm以上。严禁粘污油脂及具有腐蚀性物质,严禁堆积,以免压弯砸伤。 3.2普通钢筋 桥梁均采用HPB235钢筋和HRB335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2008和GB1499.2-2007的规定。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RB335钢筋;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PB235钢筋。 3.3其他钢材 Q235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规定; 3.4锚具及配件 1、 锚具采用45#优质碳素结构钢,夹片采用40Cr钢制造,制造锚具的材料应符合GB/T14370-2007标准的规定。 2、 锚具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机械性能、化学成份合格证明书,质量保证书或验收试验报告,外购锚具须有生产厂家合格证。每批产品的数量是指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数量,每批不得超过1000套。 3、 物资部门应对锚具进行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检验抽取5%,且不少于5套,夹片每批至少抽取5片进行硬度检验。 4、 当质量证明书不全,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在外观和硬度检验合格后,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5、 锚具领用应根据当天的生产进度由专人从仓库领出,现领现用。使用中报废的锚具应有专人负责核对领用数字并办理退库手续,报废的锚具须集中另行保管不得混淆。 3.5模板制作 ①30m箱梁的侧模及芯模采用定型钢模,模板应“表面平整、牢固、不变形” ,侧模加工的节段长度为6m,面板的钢板采用6mx4mm,背面肋骨采用槽钢及角钢焊接加固;芯模每片长度为1.5m,面板采用4mm钢板,内模支架采用活动扣便于拆模。模板接缝处应严密,焊缝采用熔透焊,焊缝打磨平整,预留工地组拼的接缝须采用刨边对接,板面不平整度小于2mm/m,侧模错台不大于1mm,内模直线段错台不大于2mm,变截面段错台不大于4mm。预制梁体范围以外上下位置各用拉杆固定,确保支撑的牢固、不变形。模板表面平整度应要求符合规范要求,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面板焊缝应打磨平整,不应有错台、焊疤、凹坑、烧伤等现象。预制梁场采用3套侧模(中梁),1套侧模(边梁外边梁一侧,配合中梁模板施工),4套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