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沿途位置与路线长度 本公路工程项目起于永川市双竹镇,接永师路测设终点K14+000。路线经石脚道班、五间镇,之后路线沿五间小学,经庙子山、八一村、绕上游水库尾部、徐家林、河水沟、河家湾、牛门口水库下游,经吉安镇(寒坡)、望向屋基、绕皂桷小学跨永泸河,终点止于永川与泸州交界处马道子,路线全长21.881202km。此线路设计有五间平交与寒坡平交两处线路交叉。 2.主要技术指标 1)公路线形:此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480m、最大半径为5000m,交点11个,平均每公里转点个数0.676个,平曲线占路线总长53.3%,同向曲线间直线最短长度为522.76m,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大长度869.456m,路线增长系数1.01。纵坡变坡点个数23个,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1.412次,最大纵坡3.235%一处,长度为246.988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6500m/2处,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2500m/1处,竖曲线占路线总长33.74%。 2)设计荷载:车行道为汽车-超20、挂车-120;人行道为3.5KN/m2。 3)标准轴载:100KN的单轴荷载,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4002522次。 4)道路等级及设计车速:其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小时。 5)道路宽度及横坡:行车道设计宽度2×7m,横坡2%;硬路肩设计宽度2×1.5m,横坡2%;土路肩宽度2×0.5m,横坡3%;中间带宽度2m。可示为:0.5m土路肩加固+8.5m路面面层+0.25m路缘带 +1.5m中央分隔带+0.25m路缘带+8.5m路面面层+0.5m土路肩加固=20.0m。每390m~590m设计有紧急停车带加宽段。 6)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分为三层,具体为20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部分设计变更为20cm厚掺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7cm厚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厚C35混凝土路面。每50m-100m一道φ15(超高地段为φ20)横向排水管,C20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25cm厚C20现浇混凝土土路肩加固。 7)路面设计数据:该工程所处区域自然区划为V2区,干湿类型属于中湿、干燥型,设计年限30年,路面按标准轴载BZZ-100型设计计算,路面设计弯拉强度fcm=5Mpa,弯拉弹性模量Ec=30000Mpa,混凝土面板内最大温度梯度计算值Tg(℃/cm)=0.86,基层设计弯沉值0.262mm,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22.6Mpa,土基E0=30Mpa。 3.沿线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本路线位于东经105°54′-105°27′,北纬28°54′-29°15′30″,属丘陵与低山过度地带,最低标高228.7m,最高标高616.6m,相对高差387.9m。地貌受地质构造作用和地层岩性的控制,黄瓜山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的低山山垅,其余为构造剥蚀红层丘陵地形。地貌主要表现为宽谷塔状斜面状深丘和谷串状陡面状深丘。 2)地质、构造:线路穿越地段属地层第四系全新统(Q4)残坡积物、侏罗系中统遂宁组(J2sn)、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中组(J1-2Z)。路线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的一级沉降带四川沉降盆地的南缘。是新华夏构造体系川东褶带及华夏式构造带南延部分西侧分支(习惯上属“华莹山”南端帚状褶皱群)。 3)气象:本地区属温暖潮湿之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冬暖春早、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据泸州、江安、纳溪、合江四县(市)多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其平均气温17.7-18.2℃,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2℃,平均降雨量1107.71-1184mm,降雨主要集中于5至9月,平均相对湿度81-83%,平均日照1202.7-1359.8h,平均日照率27-37%,全年无霜期330天以上。沿线虽气温高、降雨量充沛,但由于降雨量分配不均,春、夏伏旱几乎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出现,其中伏旱频率达52%(春旱指2-3月,月降雨量小于30mm; 夏旱指4-6月,月降雨量小于50mm; 伏旱指7-8月,月降雨量小于10mm),最严重的是春夏连旱或夏伏连旱六年一现。工程施工应在干旱季节采取采合理措施加快进度。 4)水文:线路跨越的地表水系有临江河(上游)、松既河(上游)、三溪口-工人新村等河流,均为长江水系的支流。可满足工程用水需要。 4.沿线资源 1)水泥:水泥有永川市参天水泥厂等提供高质量的425水泥,其供应量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 2)粉煤灰:江津“珞璜”电厂提供的粉煤灰质量优良,数量充足,运距较小,可较好地满足工程部分需要。 3)石灰:江津丹凤石灰产量较大,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4)电:工程附近有高压电线及低压电网经过,只需短距离支线即可满足工程的各级供电。 5)碎石:碎石采用黄瓜山北斜出露的自井组(J1-2Z)中东岳庙灰岩的灰带,此地区碎石生产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适当加以扩产便可满足工程需求。 6)砂:由于永川境内无法提供路面工程所需的中砂,只有远运九龙坡区西彭镇中砂供工程使用。 7)交通:因原“永泸”路与在建“永泸”一级公路呈不规则并行,因此主要运输干道以原“永泸”公路为主,辅以沿线周边较发达的村级公路,略加拓宽和加固便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