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自然条件 本项目起点至老寺庙(K35)段,路线布设于洪积碎石戈壁平原上,无任何植被。老寺庙至终点段,路线布设于绿洲、平原及冲洪积砾石戈壁平原边缘,良田耕地较多,间或有防风沙林带,植被情况良好。本项目地处河西走廊内陆,周围多高山、戈壁和沙漠。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多风沙。属典型的中温带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5.9℃-7.7℃,一月多年平均气温-8.8℃- -11.1℃,七月多年平均气温2.3℃-22℃,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33.3℃,气温日差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14-195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由东向西递减。多年平均蒸发量1695mm至2212mm, 由东向西逐渐递增,约为降水量的12-20倍。最大冻土深度为119cm -143cm, 由东向西逐渐加深。全年多西北风,最大风速达28m/s,在全国公路气候自然分区中属于西北干旱Ⅳ区。 二、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路基总宽度26.0m,分离式为2×13.0 m,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梁净宽为2×12.50m,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为特大桥1/300,其它1/100,行车道宽2×7.5m,中央分隔带宽2.0m,硬路肩3.0m,土路肩0.75m。 三、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起讫桩号K52+400-K75+100,全长22.70km。 主要工程量有: 1、厚15cm砂砾垫层75992m2,厚20cm砂砾垫层2485m2。 2、厚24cm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572971m2,厚25cm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21621m2。 3、厚15cm水稳砂砾基层4736m2,厚30cm水稳砂砾基层562948m2。 4、透层油498169m2,粘层油996519m2。 5、厚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290m2。 厚4cm(AC-16Ⅰ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96951m2。 厚6cm(AC-20Ⅰ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79605m2。 厚6cm(AC-25Ⅰ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95609m2。 厚4cm沥青碎石4290 m2。 6、厚25cm水泥混凝土面板2290 m2。 7、现浇C20混凝土护肩8698.72 m3,预制C25混凝土路缘石1767 m3。 8、厚9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3025.25m3。 四、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 (1)工作场地 本标段所经之处地势起伏较大,丘陵分布较多,城镇、村庄分布比较稀疏。但因路基已基本成型,所以交通比较方便,施工期间的驻地、拌和、货场等场地的布设都较为方便,为项目部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施工交通 本项目路线所经过地区交通条件良好,并与217国道相邻,但在选择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使用时,应对道路及构造物进行必要的修善和加固处理,并负责对道路进行养护保障畅通,同时修建临时便道以供施工之用。 (3)动力、物资及通讯条件 本标段所经之处与张掖市区距离较近,那儿分布有大规模的生产、生活资料,可对项目实施提供丰富的动力物资资源,以满足施工,机械动力之需要,另外,项目所在区域内电讯网络覆盖率高,通讯条件良好。 (4)施工用电及用水 路线所经区域电力供应充足,电网分布密集,工程用电可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就近接驳输电线路。但由于工程用电的特殊性,仍需自备一定数量的发电设备,以供紧急情况时使用。 本段路线与黑河交叉布设,上游水污染较少,质量优良,可作为工程及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