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浅谈软土地基的浅层换填处理

摘要:主要针对表层淤泥较薄或粉砂层含淤泥、且其下卧有较厚的淤泥地段的浅层换填处理,底部采用抛填片石再填筑部分路用砂,其上部采用1层有纺土工布满包50cm路用砂,再加30cm路用砂后再上1层高强土工格室,最后全部上路用砂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 软土路基   换填     片石    有纺土工布    高强土工格室
一、       工程概况
广佛新干线是南海区东部板块建设中的重点项目,是连接佛山与广州的交通枢纽。起点位于南海区325国道大浩湖路口,终点至黄芪,全长10公里。
    本路线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主要为冲积平原,沿线软土地基分布比较多。其中主线路基K0+020-K0+115段,该路段路基宽60m,基底有软土层,经钻探资料显示,其表层软土为稍松的素填土,厚1m,以下为冲洪积稍松的砂,厚6.4m,第2层软土为软塑的亚粘土及流塑的淤泥质粘土、淤泥,平均厚度为3.0m。原设计中考虑采用袋装沙井加超载预压处理。由于该路段左侧为十米涌河沟,且河沟的常水位很高,基本与该段路基顶面持平,但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紧靠河涌的软土地段,采用袋装沙井处理的,如附近河涌水位高,路基淤泥层内的积水很难通过袋装沙井排出,处理效果不明显。
二、       浅层换填处理
为保证软基处理的效果,确保路基结构层稳定,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多方讨论,针对该地段下部软基的主要特征,表层淤泥较薄或填土地段或粉砂层含淤泥、且其下卧较厚的淤泥的地段,确定了换填的处理方案。
主要处理方案为:清除表层淤泥或填土,在砂顶面垫40cm的片块石,块片石填完后应用重型路碾或载重汽车反复碾压,待压密后,在其上面铺设10cm的碎屑,然后再上40cm的路用砂,1层土工布满包50cm路用砂加30cm路用砂再上1层高强土工格室,最后全部上路用砂。(具体结构见处理方案示意图)
道路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直接支承着路面及外荷载的作用。路基的稳定性较差或不均匀时,在轮载的反复作用以及在周围水温变化的影响下,会出现较大的不均匀变形,这将导致混凝土路面使用品质的下降和路面板的损坏、断裂。土,并非理想的强性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具有非线性变形的特征。因此,施工中,要特别注意路基的均匀压实,在路基排水不良地段增加垫层以排除或隔断地下水对基层的影响,给混凝土路面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质量优良的路基是修筑优良而耐用的道路的主要条件之一。
优良的路基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水稳定性,且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为满足这些要求,路基压实是较好的手段之一。
首先,因为路基土壤干容重愈高,路基质量愈好。而取得高干容重的手段是压实路基,所以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基本措施之一。第二,路基土壤的塑性可以导致路面失去整体稳定,据以往经验和相关资料表明,路面沉陷变形有60% ~80% 是源自于土基,而压实不足是其主要原因。第三,有关试验结果说明土壤密实度越高,其渗透率就越低,因此,土基压实也是保证水稳定性的基本措施之一。第四,从技术经济角度看,土基强度提高,道路结构总体厚度可以相应减薄,而结构层造价远高于碾压费。经验表明,通过提高路基强度,可节省路面造价
3% ~5% 。压实机具功能的大小,对一定含水量下的路基土的压实状态有很大影响。同时,不同的压实机具,其压实功能、影响深度及其经济效果的适用范
围也不同,对同一种土壤相同含水量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干容重也不同。
当然,土壤的含水量、压实层厚度和碾压遍数都和压实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主干道施工经验中得出,目前在路基压实中有几点问题得注意:
(一)路基在施工期间的稳定与使用时期的稳定统一的问题路基在施工期间处于稳定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这有利于各结构层的碾压成活。但是当雨季施工或路基土壤相对湿度超过50%时,有的工程就采取不实路基,而代之以加厚砂石结构厚度或抛石的办法来满足施工期间路基稳定的要求。这种做法既影响道路的质量,又不经济,其原因为:
1.路基不经压实,对路面整体强度影响极坏。如某市的一条过境道路,有一路段处于低洼水田处,由于忽视处理松软路基和压实填土,忽略路基在使用期的稳定问题,以致仅通车2个月,就造成300米长路段返工重修,经济损失达50万元。
2.路基不经压实,会使路面整体水稳定性大大减弱,特别是处于南方的气候下,对使用时期的稳定会造成影响。
3.路基不经压实,也会给路面整体温度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未经压实的路基土壤中的水分在温差作用下向上层转移,冬季产生冻胀时,会使路基中的含水量加大,导致路基强度下降。
(二)用小功能压实路基对施工和使用均不利
影响压实的因素之一是压实功能。然而,当遇到大面积的湿软路基尚可托住轻型压路机时,施工时一般会采用轻碾压实,以求得在压实过程中不出现翻浆现象,但却因密实度不足和土基中依然存在较高的含水量,以致施工结构层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在面层施工中仍然可能继续发生塑性变形,造成面层大量出现鱼鳞状微裂,影响使用年限。由此可见,小功能压实路基,对施工和使用均不利,是不可取的。
(三)路基压实中含水量侗低或偏离同样不利
路基压实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偏低则不可能达到最大密度,这样的路基在水文不利的季节饱和水量大增,就会与湿软路基(含水量偏高)一样产生不利后果,所不同的只是施工期间能获得暂时稳定而已。因此在路基压实施工中,恰当地掌握好碾压时的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路面边缘的压实不能忽视
道路边缘基土位于路面整体结构与土路肩相接之处,它们在外力及水文作用下各自的内在抗力差异很大,这一点在压实过程中我们往往注意不到。由于压实方法及机械类型等原因,在路边缘区域给予的压实功较路中间少,给道路在使用期留下了不稳定因素。
 
结束语
总之,路基施工的质量好坏,对整体道路的质量关系极大,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应该首先从路基压实做起。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软土地基的浅层换填处理
https://m.gc5.com/lqgc/lqlw/1016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