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脚 手 架 安 全 防 护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BCTCE2C-ZDS-03
发放编号:
受    控     A / 0
版    本: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编制依据
《管理手册》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物资采购和管理程序》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工程各种脚手架、支撑架的安全防护。
   3  架子安全防护方法
   3.1  基础规定
   3.1.1  架子工属于特殊作业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
   3.1.2  架子工作业必须按照要求配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确保作业安全。
   3.1.3  架管、扣件、安全带、安全网属于特种防护用品,国家实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必须采购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产品必须有质量合格证书、钢材材质检验报告、外观符合要求(执行《物资采购和管理程序》)。钢管要每年检查一次锈蚀程度,对不符合外观要求的进行处理。特殊结构施工用外挂架子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厂家设计、制作(执行《物资采购和管理程序》),制作前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需要作好交底。
   3.1.4  落地式单排脚手架在外墙承载力符合要求,搭设高度小于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40m,可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单排脚手架超过24m或外墙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双排脚手架大于40m时,必须并经过计算,采取技术措施,编制架子工程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批后,方可搭设。
   3.1.5  吊篮架子由于工程的不同,搭设规格变化较大,除应按照《吊篮架子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外,尚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经公司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批后,方可搭设。
3.1.6在空旷的或周围无高于在施工程建筑物地点施工时,脚手架超过30m顶端要设红色障碍灯,20m以上要设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小于4Ω。
   3.1.7  所有脚手架搭设前,均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接双方要履行签字手续。
   3.1.8  六级大风以上不准进行高处外脚手架搭、拆作业。
   3.1.9  吊运脚手架构件等材料,要长、短分开,码放整齐、绑扎成束,并用绳索两点启运,落放应平稳。搭拆脚手架要上下配合,零配件要用绳索提拉,严禁抛掷。
   3.1.10  脚手架使用中,要按着施工方案及设计计算书的要求严格控制荷载,放置材料要均匀,不得集中堆放。
   3.1.11  所有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
   3.1.12  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后,项目部要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公司安全部门要进行抽查,保证架子安全使用。
3. 2架子安全防护措施
3.2.1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包括扣件式和碗扣式)
   3.2.1.1 在使用前应对钢管、扣件、连接件、脚手板、安全网进行外观检查。
   钢管外径为48mm~51mm,壁厚3mm~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
   扣件无脆裂、变形、滑丝;
   脚手板可用杉、松木质板,长度应为2m~6m,厚5cm,宽23cm~25cm,木脚手板两头应用铅丝打箍,锈蚀、腐朽、劈裂、有活动节子的木板不可用做脚手板。钢质脚手板长度为 1.5m~3.6m,厚2mm~3mm,肋高5cm,宽23cm一25cm,变形严重的脚手板禁止使用;
   安全网应无损坏或腐蚀,立网和平网不能颠倒用。
   3.2.1.2  架子基础必须分层夯实,高出地面15cm,作好排水设施。基础要满铺脚手板,立杆要立在脚手板上。高层建筑施工立杆应加扫地杆。
   3.2.1.3  结构用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2m,小横杆间距 不大于lm;装修用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大 于1.5m。高度大于20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十字盖,十字盖宽度不超过7根立 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高度在20m以下的设正反斜支撑。
   3.2.1.4  脚手架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所用材料的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铅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
   3.2.1.5  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距墙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和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2m。
   3.2.1.6  结构用里、外脚手架,使用时荷载不得超过2646N/m²。装修用里、外脚手架,使用时荷载不得超过1960N/m²。
   3.2.1.7  在结构施工时,脚手架要始终高于建筑物一步架。架子顶端的高度:平屋顶 必须超过女儿墙1m。坡屋顶必须超过檐口1.5m,并从最上层脚手板到顶端间,加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安全网下口必须封绑牢固。
   3.2.1.8  落地式脚手架必须搭设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其要求如下:
   运料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为1:6(高:长),人行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m,坡 度为1:3。
   通道的立杆、横杆的间距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
   小横杆间距:运料道不得超过1.5m。
   脚手板应满铺,可采取对接和搭接。对头搭设脚手板应双排木,板端搭过小横杆150mm~200mm。通道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的厚度20mm~30mm;间距不大于300mm。
   “之”字通道拐弯处设平台,平台及通道两侧必须绑两道护身栏杆,并立挂安全网。
   3.2.1.9  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点。确因操作要求需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离开时予以回复。
   3.2.1.10  脚手架拆除,应先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和杂物,设置警戒范围并设专人监护。脚手架的拆除应按规定的拆除程序进行,接点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都拆除之后才能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拆除作业中有需要加固的部位,应先加固再拆除,防止架体倒塌。拆下的零部件、杆件,应按规格分批运到地面,严禁抛掷,并按规格、品种码放整,齐。作业人员应相互呼应,动作协调,中间不换人,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做详细交底,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作业。操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吊篮内停留。吊篮升降前,必须先把保险绳固定好,待提升(或下降)到一定距离(小于1m),再重新固定好保险绳,然后再继续升降,反复进行,一直到需要的高度。
   3.2.3  井字架
   3.2.3.1 井字架、龙门架吊盘距顶部4m处必须设超高限位器,每层设吊盘定位装置以防自然下滑。
   3.2.3.2  井字架搭设高度在15m以下设一组缆风绳,每增加lOm加设一组,每组4根,与地面为45°夹角,缆风绳用不小于12.5mm的钢丝绳,不准用钢筋代替,要埋设牢固地锚(不准用木撅代替地锚),缆风绳不准绑在树上、电杆等物品上。
   3.2.3.3  连接要用花篮螺栓固定钢丝绳,严禁用别杠调节钢丝绳的松紧,每端绳卡不少于3个,最后要设一个安全弯。绳卡间距不得小于钢丝绳的6倍,钢丝绳尾端距第一绳卡最小距离不小于140mm~150mm。使用压板时应拧紧,以钢丝绳原来的高度压扁三分之一为宜。
3.2.4  高处作业防护
3.2.4.1 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时,凡高度在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高层建筑支6m宽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表面不得小于3m(高层建筑物不得小于5m)。高层建筑每隔四层还应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的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不大于lOOmm,并且外边沿明显高于内边沿。无法支搭水平安全网的,必须逐层设立网全封闭。水平安全网须待高处作业完成后方可拆除。
3.2.4.2  建筑物的出人口应搭设长3m--6m,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m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0mm厚的脚手板,非出人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3.2.4.3  临近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安全。
3.2.4.4  高处作业,严禁投掷物料。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脚手架安全防护作业指导书
https://m.gc5.com/lqgc/lqlw/10169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