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路桥论文
  3. 内容

道路两侧造林绿化技术

摘 要 文章主要从道路两侧造林绿化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对道路两侧造林绿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道路造林绿化的设计原则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 道路;造林绿化;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发展迅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道路建设运营过程中影响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所以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搞好环境保护日显重要。做好道路两侧的造林绿化是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保护自然环境及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做好道路两侧造林绿化的必要性 
  道路建设过程总伴随着对地形地貌的改造。特别在丘陵石山地区,道路建设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劈山开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自然植被和动物生存环境因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道路通过各种珍稀物种保护区时其损失不可估量;填方或挖方形成较多大小不一的边坡,易受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塌方堵塞交通或致使路基毁坏,危及行车安全。道路在建设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对周围的空气污染不断;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道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对附近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较为严重。道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在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尤为突出。这就不仅要在道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道路现行设计质量,同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协调、改善道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平衡和谐的破坏。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道路造林绿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美化行车环境,提高行车质量;吸收有害气体,维护生态平衡;降低地表温度,延长道路寿命,保护路基、防风固沙、诱导视线、减噪防尘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了道路生态环境。道路的各种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的享受。 
  2 道路两侧造林绿化的特点 
  1)绿化战线长,管护难度大。通常一条短的道路要跨越几个县城,长则连接几个省份,长距离的线状绿化,少则是几千米的县、乡级道路,多则是上千千米的国道、省道。不同范围内路段的造林绿化,都受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制约,对种植苗木的施工管护较为困难。 
  2)土壤立地条件差。道路建设过程中,较多的开挖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土层结构。如路基一般经分层碾压而成,具有较高的压实度,所取土质也多为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生土,甚至沙土或黏土,且掺有基底石灰土以及碎石沥青水泥等废弃料,不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要求。 
  3)易遭受人畜破坏。道路多穿越山林、农田或村落,周围群众素质的高低、人为或放牧直接影响着植物的保存率。另外,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可能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4)污染较严重。道路上车流量较大,行驶中的汽车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周围的环境。沿道路兴建的各种大小工厂所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3 道路两侧造林绿化树种选择应把握的方向 
  1)选择耐干旱瘠薄、易管理的树种。由于道路周边的土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车多风大,土壤易干旱,且营养条件差,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所以在树种选择上必须选择那些耐干旱瘠薄、适应能力强、容易管理的树种,如:夹竹桃、紫薇、玉兰、金叶含、马尾松、含笑等。 
  2)选择抗病虫能力强,具有净化作用的树种。道路绿化带狭长, 范围广,受汽车排出各种废气的污染严重,要求选择抗病能力强,对一些有毒气体能够吸收化解,对粉尘有吸附功能,能更好地起到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功效的,如:高山榕、阴香、桂花、香樟和大叶榕等。 
  3)选择不影响行车视线的树种植。根据不同树种生长特性,在不同道路位置种植不同的树种。尤其是一些村庄和路口附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树种选择时要选择不影响行车视线的低矮树种,尽可能使用颜色搭配,减轻司机眼睛疲劳。 
  4 道路造林绿化的设计与施工 
  规划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景观协调,易于管护。 
  为确保规划设计更具有可行性,首先要对绿化路段的自然情况、社会情况、立地条件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外业调查,特别要掌握降水量、风、温度、光照等影响道路交通和绿化效果因子的确切资料,然后根据绿化路段特点设计绿化方案。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点、线、面兼顾,整体的有机结合,使道路绿化与景观相协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道路绿化应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绿化、美化、净化相结合,实行花、草、树立体交叉,讲究本土自然风格,体现乡土风情。 
  就整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及绿化施工而言,道路的区域不同,功能有所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设计和绿化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景观绿化方式。 
  1)路基的绿化。为保护路基,保证行车视距,树种不宜采用乔木,特别是一些生长迅速根系庞大的乔木对路基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一般情况下在路基边台上栽植常绿灌木,并且每两株常绿灌木之间栽种两株花灌木,以密集绿化的方式进行绿化,从而减少光线的变化对司乘人员的影响,起到防止眼睛疲劳的作用。 
  2)边坡绿化。护坡方法应紧紧抓住边坡的坡度、地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在保证道路边坡稳定、安全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植物防护,当土质不宜植物生长及难以保证边坡稳定时,要考虑经济性、施工及效果,采用工程防护或相应的辅助设施,实现景观本地化、特色化,达到观赏美化效果。植物防治应选用根系深且发达,耐贫瘠、耐干旱、吸水力强的植物为主,可选择喷播草种和铺植草皮方法进行。为防止上边坡、路堑边坡的侵蚀和风化,在原有野生植物覆盖的基础上,布置低矮的地被植物、色彩鲜艳的低矮灌木和蔓生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最好是层次式的布局,配置成简洁、优美的图案,提高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3)互通立交区域的绿化。道路互通立交的匝道包围着一大片空间,是一个可展现绿化美化亮点的地方,应反映设计者的独特风格,做到主题内涵清晰,并充分地融入本地整体绿化景观,给过往客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设计上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合采用自然式的绿化组合方式形成景点。可适当配合一些观景石,例如黄硝石、太湖石,并通过各种乔、灌、草植物的配置,组成优美图案。宜以常绿植物为主,适当点缀一些不同颜色的观叶树种和花果植物,形成乔、灌、草相结合,花色和叶色变化不同配置的立体式景观。 
  为确保苗木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基质,应积极做好土壤改良,以达到快速绿化效果。通常道路需要绿化部位的土壤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是母岩裸露,石渣及其他建筑垃圾混杂,直接种植苗木难以成活,即使成活也会出现生长不良或发病率较高等现象,故应先挖大坑换入适合树种生长的肥沃泥土。一些边坡则可将中上坡的泥土往中下坡推积,一是改良了土壤,二则是降低了坡度。 
  在完成苗木种植工程后,要抓紧抓好养护管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定期修剪,保持观赏性。对道路服务区和立体交叉中分割出来的绿块及开阔的草坪要适时修剪,林地的杂草要有选择的保留在一定高度,以达到层次参差、季相丰富、色彩多样的景观效果。在日常管护过程中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生态型农药且轮换使用,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从而保证道路生态安全,以确保长期的绿化美化,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灿景.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J].山东林业科技,2006,02.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道路两侧造林绿化技术
https://m.gc5.com/lqgc/lqlw/1028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