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路口周围行人穿越马路安全问题分析
摘 要:T型路口学生人流大,早晚上下学期间交通非常混乱。本文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希望能找到引起交通混乱的各个因素,从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确保行人在这一路口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 天马路口 行人 安全 红绿灯
1、引言:
关于天马路口交通状况,杜老师以往的学生已经做过很多的调查和研究以及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但大多是有关车辆拥堵及信号灯配时的分析,而较少研究行人问题。就笔者看来,天马路口的车辆拥堵并不严重,而每天通过这一路段的数万学生的安全更不容忽视,本文以德智园学生公寓的湖大和师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行人在这一路段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绝大部分学生违章穿越路口到综合楼上课的现象,并积极寻找改善这一现象的措施,以保证校园周边学生出行通畅有序,使人、车安全和谐通行。
2、路口交通现状调查
天马路口由麓山南路和阜埠河路交汇形成,位于开放式校区湖南大学校内,北边接连湖南师范大学,南边与中南大学相连,周围十几万的学生是该路段主要的交通产生量。它是连接德智学生公寓和综合楼、校区的必经路口,人流量大,车流量也大,交通状况复杂。除一些小汽车外,该路口通行的公交车分别有913,902,202,905,106五条东西方向公交路线及旅游一路、305、立珊专线三条南北方向公交线路在此汇集驶向中南大学方向,电动车,摩的穿梭其中。这一路口的人流量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八点一直很大,且上下课时间人流量集中。而据笔者调查及周围同学这几年的亲身经历,发现交通信号灯的交通管理措施在这一路口效果不明显,右转车辆尤其是公交车和行人挤在一块的情况十分严重,调查发现行人在这一路口闯红灯现象十分严重。
很多同学都有过905或者202公交车在身旁呼啸而过的感觉,经常是只要一小步的错误,就有和公交车亲密接触的机会。走过那一条长长的斑马线几乎成了对行人的一个心理考验,胆战心惊。由于对公交车横行的畏惧,往返于德智园和校区的人群在路口两端滞留情况严重,小汽车的车速也大为降低。另一股由麓山南路南段路口前往综合楼的学生人流问题同样突出,就笔者周围同学反映及亲身经历调查,发现几乎没有通过人行横道再直行前往综合楼的行人
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天之骄子,未来的赢家们,为什么频频闯红灯,为什么有斑马线不走而铤而走险?
下面将对上文提到行人闯红灯,公车乱开乱闯和学生人流斜穿马路的问题原因做出层层剖析,从行人安全的角度出发寻求一些解决措施。
3、原因分析
3.1客观原因:
3.11公交车开快车分析:
众所周知,公交车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公众形象,有一定的公益性,但长沙的公交车凶猛,堪称是公交车中的跑车 (插入图片)。在这一路口公交车开快车的现象突出,“开快车”与有些司机的开车习惯有关系,但一些企业的管理机制也促使司机必须开快车。一些民营线路经营者在网上透露,在线路网固定,车辆有限的情况下,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趟次越多,企业的收入就会越高。而且,为防止每辆车之间出现大间隔、开牛车,一般都根据每小时25公里的车速,严格制定了单程时间。一些公交车司机介绍,如果到终点超时会被罚款或扣分,但路上常有堵车,为了不超时,司机只能开快车。另外,一些线路的司机是按每天跑的圈数开工资,跑一圈20元左右,如果超过前辆车,下圈可以提前发车,司机为了多跑圈多挣钱便开快车。
同时在这一路口,也有着公交车开快车的特殊原因。上文数据统计显示,这一路口交通量中行人多,上下课时段高度集中,且乱闯红灯,这种情况下,公交车司机在路口放慢速度,行人由于有了数量优势,不会给车辆让道,成群的人流会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断的从中间穿过,这样公交车司机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时机右转或左转了。路口现有的交通管理措施中,右转车一直是绿灯通行的,所以车辆也就有了路口直接右转的理由。此外,车辆(尤其是公交车)对于行人来说是个“庞然大物”,车辆驾驶员会自然地觉得行人应该给他们让路。在这样有理由,有动力,有心理暗示的情况下,一些公交车司机不仅不在路口斑马线处使车辆减速,缓缓通过,反而趁着行人的畏惧心理,加速通过。久而久之,经过这一路口的公交车辆习惯了在这里加速通过的方法。这样不仅引起了周围学生在路口的滞留,大大延长了大家通过路口的时间,更不幸的是,这种做法使周围十几万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笔者及周围同学几年来都畏惧着这条斑马线,饱受其苦。
3.12绿信比及斑马线设置分析:
本文不是想通过红绿灯配时解决路口行人安全问题,但调查发现交通信号灯设置确实是不合理的,由于从麓山南路以南前往麓山南路以北通过的斑马线过长,行人经常是走在半路上红灯就变成了绿灯,麓山南路南段到北段人行绿灯时间为30s,而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为0.85--1.1米每秒,也就是说绿灯时间里行人能步行33m的距离,这和斑马线的长度非常接近。行人在过马路时要注意的因素很多,行人速度大大降低,因此行人并不能在绿灯时间内通过斑马线。这对行人是很不利的,因为不管是绿灯还是红灯都不能顺利过马路,这样就产生了困扰,于是便有人“想通了”开始无视信号灯的存在,一有空隙就会冒险过马路。从而又给行人通行安全打了折扣,也影响了路上的车流速度,使得交通出现混乱。
3.2主观原因分析:
如下表2是笔者针对行人闯红灯的心理状态所进行的一项调查(150人):
3.21 最快通过心理分析:
前面提到这一路口很多右转公交车并不理会人行道及绿灯行人通行时间,又由于斑马线很长,绿灯时间短,经常出现走在路中绿灯变红灯的现象,所以即使是绿灯行人也不能顺利通过路口。在这样的情况下赶着上课的学生就有着充足的心理理由选择 他们认为最快的通行方式——闯红灯冒险通过。而如果行人在路口停下来等绿灯来通过,首先这会花一定的时间(人流量大的时候会出现人群滞留),其次在等到绿灯的时候会发现这也不是通过路口的好时机。因为由麓山南路以南向阜埠河路方向的右转车辆和由阜埠河路向麓山南路以北的右转车辆并没有减速让行人通过的意思,左转车辆也蠢蠢欲动。这样等绿灯来通过的行人又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等待,因为红灯不能过,绿灯不好过,就只能等到绿灯并且车辆很少的情况才能通过。行人当然希望在最快的时间里通过路口,这是基本的成本最少心理,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意等很长时间才能通过。
3.22 从众心理分析:
由于上文所述种种原因,违章闯红灯的行人出现的频率极高,在很多的时间里(早、中、晚及上下课时段)路口行人络绎不绝,路口斑马线人流量大,人群滞留现象较严重,人群结伴而行,行人在绿灯情况下可以通过,红灯情况下也有同伴的掩护继续通过,行人具有很大的人数优势。后面的行人看着前面的行人闯红灯通过,自然会跟着人潮向前移动。很多人看着自己的同伴已经跟着人群闯红灯而去,自己也只好跟随了。另一些人觉得,这么多人闯了,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终于也就迈出了那一步。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别人的“榜样”,滚雪球一样,最终导致冲破心理防线而无视交通规则,很多人习惯了闯过路口,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交通混乱。
3.23 车辆和行人相互影响:
众所周知,事件都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公交车开快车现象分析中提到,行人的见缝插针行为间接导致了公交车司机在人行通道不减缓车速,而行人因为人行道绿灯的情况下公交车的乱开乱闯,开快车,也开始不等红灯,只等机会了。而人和车一旦习惯了这一现象,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掉进了死胡同。
麓山南路南边路口到综合楼路段斜穿马路现象分析:
湖大综合楼建成使用之后,这一路段违章穿越街道的现象一直十分严重,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先走斑马线再直行前往综合楼的行人不足5%。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询问了该路段斜穿马路的一些行人,总结原因如下:
1、大部分行人认为走麓山南路南段到北段的斑马线再直行前往综合楼(返回的情况类同)与斜穿马路所经过的路程相比要远得多,这一路段人流量集中,横行干扰多,行人通行速度本来就慢,走更远的路程自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2、这一路段人流量存在早晚高峰期,通过斑马线再直行至综合楼的行人与大量从天马公寓往校区的人流存在一段较长的逆流路程(高峰期尤其明显)。
3、一部分人认为走斑马线过存在着种种危险,太没有安全感。通常路口人多的时候也是车多的时候,交叉路口交通状况复杂而又混乱,行人要同时注意右转车辆、左转车辆和穿梭其中的非机动车辆(电动车,单车),而交叉口由于通行能力的要求,道路宽度更大,行人必须时刻注意各个方面,左顾右盼的时候难免意外,存在着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反观在斜穿马路时路段宽度减少的情况下,只需注意单一方向的车流。
4、由于上述三个因素影响,行人在这一路段违章穿越马路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身边的人每天都是这样而形成了一种习惯,养成的恶习很难再去改变,从而导致了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4、解决措施
4.1在天马路口设置人行地下通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出行的需求。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城市也越来越繁荣,河西大学城持续扩招,天马周边商业娱乐设施的发展,势必使得天马路口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天马路口交通不畅的问题主要因素是人流量大,而正如本文所述,在现有的交通设施下行人的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交通压力进一步增大的未来,如果不改善交通条件,路口交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瘫痪现象。人行地下通道的建立,将大大缓解目前和未来的交通压力,从而使人车和谐通行,保证了行人出行安全。当大量的人流量由地下通道通过时,路面上的车流速度增加,人行速度也大大增加,闯红灯现象,斜穿马路现象自然都得到了解决。
4.2调整现有的交通信号灯管理措施
1、改变右转车辆一直绿灯通行的现状,当人行通道绿灯时,右转车辆调整为红灯。人行道绿灯时没有了周围车辆的干扰,行人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人行速度加快,减少了通过路口的危险因素和通过时间,行人闯红灯现象将大为减少。而少了行人的无规律穿梭,车辆速度和通行安全都将有所提高。
2、延长麓山南路南段到北段的人行道路灯时长。调整绿灯时间到40s,将让行人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斑马线,在路中间突遇红灯的现象将减少。
3、在靠近综合楼向西的位置增设一条斑马线。行人之所以在这一路段违章穿越马路,是因为天马路口的斑马线离综合楼较远,且天马路口交通状况复杂,斑马线过长。增设斑马线有利于行人缩短通行时间,使行人不约而同的遵守交通规则,行人出行安全才有保障。
4.3加强交通管理
1、天马路口的公交车辆、行人、电动车管理不严格,公交车闯红灯,违章占道,极为严重,行人随意横穿马路严重。电动车逆行,闯禁区,等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路口及路口周边的交通管制。
2、交警实行巡逻,这样可以减少警力浪费,减低交警的劳动强度。每到早晚高峰期,各路口都站上交警指挥交通。使交通得到全面优化。
3、增设交通劝阻员,对行人及车辆的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引导人流车流按秩序通行。
4、划分非机动车道,可根据实际情况把非机动车道规定宽度,政府可对非机动车(电动车)进行《道路交通法》免费培训考试。减少非机动车辆的随意穿梭现象。
5、加大处罚力度制止公交违章,例如有些城市对公交违章一次性罚款超千元,用经济力量来约束公交车的行驶。
4.4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在违规驾驶或是违章穿越马路时,如果人们能意识到这些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我想就不会出现这样乱开乱闯的现象。对驾驶者和在校大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文明出行的重要性。安全第一,不抢一秒,只有安全意识常驻人们心中,解决了人的问题,车流人流才能井然有序,和谐通行。
5、结语
天马路口的交通混乱现象一直影响着周边大学生的的出行安全。笔者从新生军训开始就一直畏惧着这一路口,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综合楼上课了,轮到别人在路口胆颤心惊,却又目睹着大家违章斜穿马路的种种危险行为。本文以自身及周围同学的切身经历出发,探讨研究路口车辆凶猛、行人乱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交通现象的一些原因。道路设施是为人们服务的,而现今行人在这一路段屡闯红灯,斜穿马路,违章行为严重,这难道是行人的过错?行人中的绝大部分是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通常的交通规则我们自然会遵守,可是由于这一路口的道路设施没有到位,才引起了一些交通混乱的现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栋梁,校区内的出行安全问题却受到严重威胁,这应该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说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做一个文明出行者,为别人更为自己的出行安全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