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项目成本控制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成本管理可以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及时发现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采取一定措施,保证实现预定目标成本。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成本控制
1. 成本费用的预测与计划
1.1 在公路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确定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是施工科学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分析阶段。开工之前通过分析,预测出完成公路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对每一个公路项目的施工,都应当有精确的预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失误。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适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公路工程项目费用计划应分为项目管理费用计划和工程成本计划两种:项目管理费用计划与工程成本计划。
1.2 管理费用内容包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项目。项目管理费用编制的原则是: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厉行节约,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费用计划切实可行,并提出降低费用开支所采取的措施,特别是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等重点费用要核定标准,总额控制。工程成本计划是以项目部所承接的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成本计划,它的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施工技术装备费,预备费用等项目。对这部分成本的控制,关键抓好两点:
(1)材料费用,包括主材和地材,不仅要有金额控制计划,而且要有数量、价格控制计划,防止超耗和损失。
(2)机械使用费,要充分发挥自有施工机械、车辆的作用,首先在任务安排时要考虑这一因素,防止靠外包队伍完成任务而自有机械闲置,可采用对协作队伍出租等方式提高利用率,防止机械车辆因固定费用高而利用率低发生亏损。工程成本中工、料、机是关键,这三项直接费的确定,要有关部门派专人进行充分的调查,以最优惠的价格取得供应商。
2. 成本费用的控制与核算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控制和核算,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用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
2.1 人工费控制。人工费的控制标准应按预先编好的成本分解表中的人工费进行控制,即:项目部所属自有的施工队伍全年完成产值的人工费总额应等于或大于他们全年的工资总额,否则人工费将发生亏损。人工费控制必须注意:(1)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员数量;(2)注意劳动组合和人机配套。(3)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工时浪费,减少工作中的非生产时间;(4)不断提高队伍技能;(5)注意加强对零散用工的管理,提高零散用工的劳动生产率。
2.2 材料费的控制。
(1)合理确定材料数量。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至 70%左右,所以说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节余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节余,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
(2)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要确定材料价格,必须组织工程、材料、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进行充分的调查,货比三家,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以最优惠的价格取得供应商;但并不是材料价格越低越好,还要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要把握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现场材料员要把好所进材料的质量关,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低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
(3)规范工地材料领用的基础工作。公路作业一般远离公司所在地进行野外施工,材料管理不好、领用基础工作没跟上, 最容易给该工程项目造成较大的浪费。项目材料员必须通过健全的计量、验收制度来管理好现场的材料,即一切项目物资( 包括大宗的沙、石料) 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进行计量、验收,办理领退手续,对库存物资财产都要定期盘点,保证账物相符,对现场材料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做到工完场清,余料退库。
2.3 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严格控制油料消耗,严格控制机械修理费用,严格控制机械租赁费。
3. 成本费用的分析与考核
事后分析不是马后炮, 而是下一个循环周期——事前科学——预测的开始, 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工程项目都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回头看的方法,及时考核、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1 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主要包括:施工管理强弱、技术管理高低、材料费用节超、人工费用多少、机械使用费用大小、其他直接费支出情况、管理费用增减、预算收入余缺等。成本费用分析必须居于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的资料,常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能只分析数量上、现象上的差异,还应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找出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措施,挖掘潜力,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及时考核。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若人员机构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甚至发生大数额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在实际问题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计量支付为准;没有得到甲方签认的有效凭证,不得以收入入账;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不得留有余额等。在以上基础上,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对成本管理责任部室、相关部室、责任人员、相关人员及施工作业队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是完成工程量、材料人工费及机械使用费四大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罚和任免,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项目竣工后,工程结算收入与各成本项目的支出数额最终确定,项目部整理汇总有关的成本核算资料,报公司审核。根据公司的审核意见及项目部与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签订的成本承包合同,项目部对责任人予以奖罚。如果成本核算和信息反馈及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分次进行成本考核并奖罚兑现,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