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板钢筋绑扎时,根据在滑板顶面放样出的桥体底板及墙身位置线等控制线位置设立定位钢筋,在定位钢筋上按设计尺寸依次标出下层钢筋位置,由端部按顺序绑扎。 2016-07-06
-
要有概念设计的理念,在桥梁选型上要减少附加力,集中应力,偏心扭转等不利因素。 2016-07-06
-
模板工程配合整个框架桥主体混凝土浇筑分两次安装:底板一次、墙身和顶板一次。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内实外美,保证混凝土的外观光洁度,安装前保证100%打磨,施工时墙身模板及顶板模板在仔细清理后,刷模板漆,有缺陷的模板严禁使用。 2016-07-06
-
喷涂桥面防水涂料第一层时,要在涂料中适当掺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稀释,以促使涂料掺入基层毛细孔隙以提高防水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喷涂第二、三、四遍涂料,要待上一遍涂料实干后才能喷涂。 2016-07-06
-
如基坑离线路较近,可采用混凝土防护桩对铁路路基进行支护,方案以设计图纸为准。如图纸未给出,则可采用直径1.2m,间距0.2m,桩长为开挖深度2倍的钢筋混凝土桩进行支护。基坑开挖后,应对铁路路基及防护桩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 2016-07-06
-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筑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并保证安全。 2016-07-06
-
立交桥、高架道路桥梁和地下通道的布置应根据桥址处的水文、地质资料、施工难易、管线动迁的可能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地布置桥孔,对需要切改或动迁的管线,根据规划资料结合使用单位的意见,提出实施性的方案。 2016-07-06
-
在施工前的配重时,考虑实际重心与理论重心偏差为5-15cm,在转体过程中,如果发现T构不平衡值超过5-15cm的范围,可根据监控量测组量测结果,经理论推算后,采取现场加沙袋配重法调整T构两端的重量,使实际重心与理论重心控制在设定的5-15cm范围内。 2016-07-06
-
工作坑开挖过程及完毕后,在工作坑坡顶设置安全警戒线,在工作坑四周设立护栏,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架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灯。在警戒线范围内不得堆置土方料具和工程材料,同时不允许工程机械驶入警戒线以内,以确保安全。 2016-07-06
-
弯桥工程中应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坡桥、斜桥工程中,应采用球型支座,一般桥梁,可采用板式氯丁橡胶支座(含四氟板支座)。但城市桥梁不宜使用带球冠的板式橡胶支座或坡形板式橡胶支座。 2016-07-06
-
桥上照明及地下通道的照明标准不应低于两端道路照明标准。大型桥梁和较长的地道照明应专门设计。 2016-07-06
-
两端道路设有较宽的分隔带或绿化带时,桥梁可分幅设置,以减少桥梁宽度。 2016-07-06
-
在选用长桥短引路,还是长路短桥时,应根据地形、地物、两岸道路状况以安全、经济、美观等诸方面综合分析论证。 2016-07-06
-
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检查有无断、滑丝现象。终张拉完24小时后,应检查工作锚夹片回缩及钢绞线有无断、滑丝现象。 2016-07-06
-
短期状态:指桥梁施工阶段(含制作、运送和架设过程)所承受的临时作用。这阶段一般只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016-07-06
-
当挡土墙肋柱就地灌注时,锚杆必须插入肋柱,并保证其锚固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当肋柱为预制拼装时,锚杆与肋柱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由螺钉、端杆、螺母、垫板和砂浆包头所组成,也可采用焊接钢筋等形式以保证锚固力的传递。 2016-07-06
-
碾压应遵循生产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先钢轮静压——后振动压——再后是轮胎压路机静压——最后用最大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注意碾压时不要过振,静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2016-07-06
-
如摊铺中断超过2h,而又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2016-07-06
-
冬季负温施工。当低温温度为-3℃以上,应采用路面保温覆盖措施施工。当最低气温-10℃以上,应同时使用保温覆盖和加防冻剂的冬季负温施工方式。搅拌站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0℃,摊铺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用热水拌和。 2016-07-06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铺筑时,可以在下层分段摊铺和碾压密实后,在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情况下,宜立即摊铺上层。也可以在下层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