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入钻孔的锚杆要顺直,并应除锈,在锚固段部分一般用水泥砂浆防护。锚杆孔外部分需做防锈层,采用在钢筋表面涂防锈底漆,再包扎沥青麻布两层或塑料套管及化学涂料等方法进行防锈。如防锈层局部遭到破坏,应及时加以修复处理。 2016-07-06
-
对顺路线方向连续间距大于5m的裂缝采用1.5m宽,16mm×16mm玻璃纤维网覆盖,玻璃网张拉后用直径6mm长8cm~10cm的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5~30cm,处理好了,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做封层。或者采用1.5m宽耐高温土工布,先洒0.8~1.2kg/㎡热沥青,再粘贴覆盖。 2016-07-06
-
当现浇肋柱时,锚杆头嵌入肋柱的长度应符合要求并与骨架钢筋按设计连接。当采用拼装面板或肋柱时,锚头与肋柱、面板的连接方式及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016-07-06
-
注浆压力必须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当压力无法达到要求时,应暂停施工,拔出锚杆,查明原因后重新清孔注浆。 2016-07-06
-
底部可采用细石混凝土铺底,然后沿沟壁四周铺一层渗水土工布,在沟中间放一根Ф10cm左右的渗水软管,管周填以碎石或卵石(3~5cm),在其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层厚约15cm)回填细颗粒粒料(中砂、粗砂、小砾石)作为反滤层。 2016-07-06
-
每块面板尺寸要精确,面板间的拼缝应不大于10mm,墙面板安装时要认真仔细,安砌人员要认真用双向水平仪检测面板的垂直度及上周边的水平度,(面板安装时,每5m设一标桩,每安装三层后,要测量标高和轴线一次),力求整个墙面平顺、美观、倾斜度≤1°。 2016-07-06
-
根据不同材料的拉筋(聚烯烃复合工程塑料带、钢塑复合拉筋带、钢筋混凝土拉筋条)型号,或由专业厂家定制或自行预制拉筋带或拉筋条,为了便于搬运,钢筋混凝土拉筋采取预制拉筋节串联焊接而成,拉筋节长度不超过2m为宜。 2016-07-06
-
基坑检底时,按照坑底高程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沟底原状土,检底时应满足坑底尺寸,高程、坡率符合施工图要求。 2016-07-06
-
对复合拉筋带的铺设时,要控制好预拉力。预拉力过大,墙面板将被向内拉动。预拉力过小,拉筋带未张紧,填土碾压后墙面板将外移,致使墙面不平整。 2016-07-06
-
编制拌和机和安全用电规程,安排专人从事该项工作,必须持证上岗。搅拌机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再行检修。现场配电箱必须上锁,配电系统及机具按规定接零或接地保护。 2016-07-06
-
墙内填料应采用Ф=35°,r≥18kN/m3的砂类土、砾石土、碎石土及砂夹卵石,以确保拉筋受到较大的摩擦力。填料为砂夹石时,卵石含量不得超过30%,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填料为其余种类时,紧靠墙背后必须填0.3m厚的砂夹卵石反滤层. 2016-07-06
-
预制梁板或现浇箱梁底面外观不良,表现在模板接缝错台,混凝土有黑色油污、不光洁,混凝土表面有皱纹。 2016-07-06
-
桥涵工程施工前,应详细核对技术设计、图纸、文件。高桥、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梁施工,应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做专题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靠的先进技术、设备和防护措施。中、小桥涵工程施工应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016-07-06
-
浮运吊装时,应按照水上运输和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控制要点进行。浮运钢梁时,桥位附近应设有拼梁和布置滑道的场地并适于吊装条件。浮运宜从下游逆水进入桥孔。 2016-07-06
-
挖土过程中,若遇有古墓、地下管道、电缆或其它不能瓣认的异物、液体、气体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施工负责人或上级有关部门,待查明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016-07-06
-
公路桥跨越铁路或其它线路时,施工前,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与铁路或其他有关部门协商有关事宜,并签订必要的安全协议。内容包括: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安装的计划、安全防护以及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等。 2016-07-06
-
打桩前必须对桩进行严格检查。不允许使用有裂缝或其他缺陷的桩,以防止断桩事故。 2016-07-06
-
挂篮应进行使用前的调试组拼,调试组拼后,要进行仔细地检查各部件联接牢固情况,各接头焊缝有没有开裂,杆件是否会变形等现象,各联接配件是否齐全,尺寸是否按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016-07-06
-
水中承台施工安全涉及水上作业、起重作业、潜水作业、电焊作业及其他施工作业,对每种作业必须针对现场环境、现场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溺水、物体打击、坠落及触电事故发生。 2016-07-06
-
钻机的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卷绕钢丝绳时,严禁工作人员在其上跨越。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放完,应至少保留三圈,严禁人拉钢丝绳卷绕。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