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中心里程G1K0+094.77,台尾里程分别为: G1K0+16.5、G1K0+174.04。此桥位于直线1.5%下坡段,行车道宽7m,两侧各设置1m人行道,桥面横披1.5%,墩台帽梁平置。此桥采用3×40m的钢筋混凝土肋式无绞拱,拱上桥墩间采用LP=8.6m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引孔也为LP=8.6m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分别在1、2、3、4号拱座桥墩顶设CD-60型伸缩缝,伸缩缝处采用GJZF4120×120×30㎜板式橡胶支座;其余位置均设桥面连续,桥面连续处采用GJZ120×120×28㎜板式橡胶支座。拱轴系数为1.2,矢跨比为0.25,拱肋箱高1.2m ,单箱宽度1.0m,两片拱肋中心距6.0m,拱脚设置1.0m的实体段,两拱肋之间设置横系梁。空心板块件横向连接企口缝采用混凝土连接,桥墩及拱上桥墩采用双柱式刚架墩,柱中心距6.0m,均为1.0×1.0m矩形截面,桥墩基础支承于拱座上,拱座与桥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位处于酸雨区,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采用GJ-923蛙烷浸渍技术对全桥表面(包括基础及裸露在空气中的全部结构物)进行防护。 1.2.2线路出1号大门后经公路(G1K0+16.5- G1K0+210, 长193.5米)进入1号公路桥,此后经普清路改移公路(J1K0+000-J1K0+300,长300米)交入普清路。路面宽6米,两侧各有50㎝土路肩,路肩采用23㎝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横坡2%,公路结构:15㎝未筛分碎石垫层+20㎝3.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3㎝水泥混凝土面层。 1.2.3边坡防护高度≤3 m地段采用客土灌草护坡防护;边坡防护高度>3m地段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内客土灌草护坡,填方边坡高度>3m地段,填方边坡水平铺设幅宽4.0m宽的双向土工格栅。 1.2.4本工程处于北西大巴山弧形褶皱带与北东向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部位,其主体构造形态为黄金口背斜。该背斜轴向N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