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大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28p

  • 资料大小:36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5-24 15:07
  • 发布作者:菜花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桥梁总体概况    罗东溪大桥起始桩号为K126+083,终止桩号为K126+480,桥长 397米,上部结构为6跨40米、5跨30米预应力砼连续刚构组合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敦、空心墩。桥台为板凳台,基础为灌注桩。   2、地质情况    罗东溪大桥位于剥蚀丘陵间河谷地貌,山间谷地呈弧形,斜跨一河沟,宽约30m,河沟水量较小,水深较浅,水深约1-2m;桥址区底层主要为冲洪积卵石,坡积碎石;下扶基岩为侏罗系南园组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场地地面下5.0-20.0m范围内土层主要为残坡积土及基岩风化层,局部地表为冲-洪积卵石、粉质粘土层。    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卵石→坡积粉质粘土→坡积碎石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凝灰熔岩→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中风化凝灰熔岩→微风化凝灰熔岩。   3、水文情况    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受大气降水、地下水侧向补给及上游来水补给,水量变化较大。桥址区地下水主要有:    (1)河谷地段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的卵石层中孔隙潜水,富水性及透水性强,与溪水相通。    (2)两岸丘陵地地下水赋存与第四系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全—强风化带孔隙-裂隙水,透水性差,富水性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4、桩基施工 罗东溪大桥桩基桩长处于15-25m之间,以中-微风化岩层为基础持力层。其中,7#-8#墩桩基位于罗东溪中,其余墩号桩基均为陆地桩基。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桩基持力层埋藏较浅,对于陆地桩基,项目部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施工;对于水中桩基,由于罗东溪水深较浅,水量较少,项目部拟采用河中筑岛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大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28p
https://m.gc5.com/lqgc/qlgc/1049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