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实验指导书21p

  • 资料大小:71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0-12 17:04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目的及适用范围    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路面底基层、基层材料的密度、检查施工时达到的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灌入式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的检测。但不适用于填实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仪器设备    ⑴灌砂筒    内径100mm、总高360mm的灌砂筒适用于最大粒径不超过15mm的材料;内径150mm、总高360mm的灌砂筒适用于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的材料;内径200mm、总高520mm的灌砂筒适用于最大粒径不超过60mm的材料。    ⑵金属标定罐:用于标定量砂的密度    ⑶基板    ⑷凿子、铁锤、勺子、毛刷等    ⑸塑料袋若干,用于存放挖出的试样    ⑹台秤:称量10-15kg,感量5g    ⑺铝盒、天平、烘箱等    ⑻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⑼量砂:粒径0.3~0.6mm及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塑料筒等。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温度达到平衡。    ⑽盛砂容器: 3、试验方法及步骤 ⑴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的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称量灌砂筒内的砂m6,准确至1g,锥体内的砂的质量m’2=m1-m5-m6。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m2。 ⑵确定量砂的密度ρs(g/m3)    ①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罐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入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称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    ②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m3,准确至1g。    标定罐中砂的质量:ma= m1- m2- m3 (g)    ③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cm3),V=m(罐+水)-m罐    量砂密度ρs = ma/V (g/m3) ⑶试验步骤    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扫净。    ②将基板放在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深度等于碾压层厚度,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t。    ③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用烘干法或酒精法测定其含水量ω,当为沥青表面处治或沥青贯入结构类材料时,则省去含水量测量步骤。    ④基板移开,将灌砂筒直接放在洞口上,打开筒开关,让砂流入洞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称量筒内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⑤取出试洞内的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备用。 ⑷试验结果整理    ①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mb= m1- m4- m2 (g)    ②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ρ= mt/ mb·ρs (g/m3)    ③试验地点的干密度:ρa =ρ/(1+0.01w) (g/m3)    ④试验地点的压实度:k=ρa /ρmax (%)    其中ρmax为试验地点土的最大干密度,可由标准击实法确定,详细方法请参考《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J 051-93)。    ⑤实验记录详见实验报告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路基路面工程》实验指导书21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6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