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桥梁施工,应对施工安全做专项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单项工程(包括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开工前,应根据规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桥涵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3、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按国际《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式》(GB3787—83)的规定,根据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类别和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加设漏电保护器。 4、桥涵施工,采用多层作业或桥下通车、行人等立体施工时,应布设安全网。 5、桥涵施工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应注意天气预报风力小于大桥上的实际风力,特别是平旷风口处,故高处露天作业及缆索吊装、大型构件等在起重吊装时,应根据作业高度和现场风力大小对作业的影响程度,制定适于施工的风力标准。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时,上述施工应停止作业。 一、人工挖孔 1、在施工图会审和桩孔挖掘前,都应认真研究钻探资料,分析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溶洞、流砂、涌水以及有害气体等情况予以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若对施工安全存在疑虑,应在事前向有关单位提出。 2、桩孔开挖后现场人员应注意观察地面和建(构)筑物的变化。挖出的土石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米范围内不准堆放挖孔杂物。当机动车辆通过孔口周围时,应做出预防措施或暂停孔内作业,以防挤压塌孔。 3、每天开工前,应将孔内的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或空压机风管向孔内送风20分钟以上,使孔内有毒有害气体排出,才能进行孔下作业。 4、孔口高度必须超过地面30厘米,防止散石落入孔桩。斜坡上的孔桩开挖,孔口临坡面必须设防护板。 5、为防止地面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四周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板或围安全隔离网,并设警示标牌。 6、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上下孔时必须系牢安全绳,禁止两人(或两人以上人员)同时上下孔。 7、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底使用明火。作业人员必须每工作4小时应轮换一次。 8、随时注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流砂、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现场,待确认消除隐患后才能继续作业。 9、孔口作业人员应集中精力,密切监视孔内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进行工作,不得擅离岗位。 10、在孔内上下递送工具物品时,严禁用抛掷的方法,严防孔口的物品落入桩孔内。 11、每天下孔前必须对孔内有害气体用仪器或小动物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孔下作业。下孔时须检查孔壁是否有危石,若有危石必须清理干净,才能下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