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桥梁工程
  3. 内容

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13p

  • 资料大小:27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10-30 15:12
  • 发布作者:学卿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三、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工程施工。 四、预应力材料    1、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砼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和满足设计要求;    2、钢绞线有出厂合证,进场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其力学性能试验按铁道部现行砼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的要求办理。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试验按每批号进行。    3、每批钢绞线由同一批号、同一强度的钢绞线组成。    4、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现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有关规定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预应力设备选用及校正    1、张拉千斤顶在整拉整放工艺中,单束初调及张 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和整体放张宜采用自锁式千斤顶,额定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少于1.2倍,张拉千斤顶前必须经过校正,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拆修更换配件的张拉千斤顶必须重新校正。    2、压力表应选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至2.0倍,精度不低于1.0级,校正期有效期为一周。    3、压力表应与张拉千斤顶配套使用。预应力设备应建立台帐及卡片并定期检查。 六、工艺流程     制孔→穿束 张拉→压浆→封锚。 七、施工工艺    1、制孔    预应力孔道位置及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灌浆工艺的要求。制孔管应管壁严密不易变形,确保其定位准确,管节连接应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成型后应对孔道进行检查,发现孔道阻塞或残留物应及时处理。    2、穿束    2.1、钢绞线下料按设计长度加张拉设备长度,并余留锚外不少于100MM的总长度下料,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割。断后平放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2.2、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并间隔1.5米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2.3、穿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牵引,束头应平顺,以防挂破管壁。    3、预应力筋张拉    3.1、锚具的安装及准备工作    (1)、将锚垫板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检查锚垫板的注浆孔是否堵塞。    (2)、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    (3)、检查预应力孔道中是否有漏浆粘结预应力筋的现象,如有应予以排除。    (4)、安装工作锚板,锚板应与锚垫板止口对正。    (5)、在工作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夹片安装后要齐平,必要时用专用工具轻敲,但不得重敲把夹片损坏。    3.2、千斤顶的定位安装    (1)、在工作锚上套上相应的限位板,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尺寸。    (2)、装上张拉千斤顶,使之与高压油泵相连接。    (3)、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    (4)、装上工具夹片(夹片表面涂上退锚灵)    3.3、预应力张拉程序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弹性模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早期部分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且弹性模量达100%时,混凝土龄期满足10d方能进行终张拉。张拉时的强度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试压报告为准。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箱梁预应力施工作业指导书13p
https://m.gc5.com/lqgc/qlgc/1057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