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一、工程概况 K35+000-K37+855.543段涵洞主要工程量有: 1、K35+663.5处波纹管涵(直径1.5m),长30m; 2、K36+079.7处波纹管涵(直径1.5m),长29.82m; 3、K36+576.5处波纹管涵(直径2.0m),长30.09m; 4、K36+858.5处波纹管涵(直径2.0m),长28.91m; 5、K37+014.5处波纹管涵(直径1.5m),长26.25m; 6、K37+316.5处波纹管涵(直径1.5m),长27.71m; 7、K37+101处盖板涵(4m×2.5m),长26.6m; 8、K36+268.5处盖板涵(4.0m×2.0m),长33.69m; 9、K34+826.5处盖板涵(3.0m×2.0m),长29.25m; 二、盖板涵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基础开挖→清理基底→砌筑基础→砌筑墙身→浇筑台帽→安装盖板→涵洞铺装→台背回填→洞口施工。 2、准备工作 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资料进行现场核对,如需要变更设计时,按变更程序进行办理;对平曲线和纵坡上涵洞,先绘制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3、测量放样 基础的底宽度为基础的尺寸加上两侧预留排水或砌筑站人的宽度,根据土壤类别和深度,确定挖基坡度,算出上口宽,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橛。在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控制桩和检查桩,以便经常核对涵洞位置。涵洞测量放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 注意核对涵洞纵横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否与设计图相符; ⑵ 注意涵洞的长度、涵底标高的正确性; ⑶ 对曲线上和陡坡上的涵洞。应考虑加宽、超高和纵坡对涵洞具体位置、尺寸的影响; ⑷ 注意八字墙和涵洞墙身顶部的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4、基础、墙身及台帽施工 (1)基坑开挖 根据测量放样出的挖基施工范围,进行开挖。如果基础土石方量很大,则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如果遇到岩石,则需进行松动爆破,然后人工处理,爆破必须严格采用松动爆破,避免药量过大导致基地岩层被破坏。 (2)清理基础 基础开挖完成后,对基底进行全面地清理,石质基底可用水进行清洗,土质基底须清扫干净,然后按照基地设计高程进行复核,同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 (3)立模 基坑测量结果和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立模。施工用的定型钢模板用U形卡子连接,并采用拉螺栓控制模内尺寸,2寸钢管与十字扣件组成排架固定模板,圆方木支撑定位,构成刚性模板系统。模板安装时采用操平、拉线、吊垂线、靠尺、塞尺检查等测量放线手段,保证模板大面平整、棱线平顺垂直、尺寸位置准确、夹卡牢固、支撑稳定、浇筑过程中不跑模、不变形。 ⑷ 支撑梁钢筋加工与安装 钢筋加工前必须认真除锈调直,再按设计图纸要求的级别、直径、长度、弯折型式逐根或分批加工并编号,需要接长的钢筋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必要时进行接头拉力试验。钢筋骨架必须按设计图纸正确绑扎,并在模腔内准确定位,为保证钢筋具有适当厚度的保护层,可采用预制垫块衬垫。 ⑸ 浇筑混凝土(支撑梁、台帽) 混凝土采用现场混凝土搅拌机拌和,人工用手推车运输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在振捣过程中,移动的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布点要均匀,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当混凝土浇筑至模板顶后,及时清除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浮浆。浇注涵洞台帽时,根据现场基底情况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宽度2厘米,沉降缝两端面应保持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缝间采用沥青麻絮填塞。 (6)浆砌片石砌筑(基础、涵身) 设计图纸基础及墙身均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在砌筑过程中,块石的“天地座必须打平”,做到“丁顺错缝”、“灌浆密实”、“嵌缝饱满”。要求仔细选料,面子石必须表面平整、四角垂直、边棱顺直、凿痕均匀美观,沟缝平顺无脱落、缝宽一致。同时,沉降缝必须做到上下贯通,不允许相邻两片墙之间有挤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