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建设中造成1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⑴事故的等级分类 ①三级安全事故: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②二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③一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⑵事故的类型 ①交通安全事故 ②危险品安全事故 ③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④突发性地质灾害段的作业施工安全事故 ⑤火灾安全事故 ⑥其他安全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工程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含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⑴综合应急预案是本工程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项目经理部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⑵专项应急预案是项目经理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的,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1.5应急工作原则 ⑴以人为本,群防群控。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⑵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应急状态下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先办。 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⑷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严格依法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依法处置突发事件,切实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⑸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动协调制度,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发挥专家学者在应急管理中的参谋作用,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位置 标段起始于平利县太安镇马场村,终止于平利县太安镇焦寨,标段内总体交通较为便利,S305、地方公路和村通水泥路基本上贯通全标段。灌溉设施匮乏,基本无灌溉设施。 2.1.2工程内容 本标段主要包含工程量有:挖土石方112万方,填土石方53万方;结构物包含8座大桥 (分左、右幅),桥梁全长(折合全幅) 2371.5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6座,共计364.3横延米,钢筋混凝土人行通道2座,人行天桥1座,地基处理CFG桩8.1万延米, 2.1.3地面交通 安平高速公路AP9标毗邻S305省道,省道交通量较大,交通便利。 2.1.4周边建(构)筑物 施工区穿越 个自然村,有民房 家需要拆迁。 2.1.5地下管线 施工区域附近有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待改迁。 2.1.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根据公路沿线所经区段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地形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全标段划分为二个区,分别为侵蚀堆积(河谷阶地)区,构造侵蚀剥蚀区。 1、起点至K40段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梅子垭组,岩性为:深灰色泥质板岩、千枚状板岩、千枚岩、绢云母砂质板岩,线路中部为砂质板岩夹薄层状砂岩、细砂岩。沿河流两岸和高级阶地上部及山麓坡脚第四系较为发育,岩性为含碎石粘土、紫红色粘土,局部地段粘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2、K40至终点段 该路段岩性较为复杂,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及第四系。其中,震旦系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灰黑色含黄铁矿碳质片岩,岩石变形变质强烈,片理发育。寒武系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碳质板岩、钙质板岩、硅质板岩、碳质板岩夹硅质板岩,局部夹微粒灰岩和白云质灰岩。该套地层岩质较软,地形低缓,残坡积层覆盖较广。 2.1.6.2水系、水文概况 本工程所在区内地下水总体不发育,由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差别,使地下水分布不够均匀。在构造裂隙比较发育的地段及河谷地带,常有丰富的地下水,在硅质岩、各类片岩、层状基岩分布区,地下水较为贫乏。根据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类型划分有上层滞水、潜水和基岩裂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