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涵洞工程位于新建的元华路南延线双流县境内,里程桩号为K21+258,设计为一过水涵洞,主要用于排放上游鱼塘出水。本涵洞与现双黄路平面相交,与新建元华路相交角度为119°。涵洞跨径1.5m,净空1.7m,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为预制或现浇。本涵洞平面与原有涵洞排水沟基本重合,地基基础为软弱淤泥质土,设计采用40cm砂砾石换填加强,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5mpa。进出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八字墙。本涵洞左幅为挖方段,右幅为填方段,左幅挖深约9米,右幅填方高度约7米。 一、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①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②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③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④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 ⑤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⑥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 ⑦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东侧距龙泉山褶断带约20公里,西侧距龙门山褶断带约50公里,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2008年5月龙门山褶皱带发生8.0级强烈地震,对成都城区影响较小,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定场地。 2、地质情况: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和白垩纪上-下统夹关组(k1-2j)。现详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杂填土:色杂;多为临近场地修建时堆填的废土,建渣,由粘性土、砂质泥岩块组成,部分地段厚度较大,最大厚度超过3m;分布于丘陵顶部的杂填土为全风化砂质泥岩混合植物根茎组成,厚度较小,一般为0.3m左右。 ②素填土:灰色;主要由中液限粘质土组成,可塑为主,混少量砖瓦碎块等硬杂物;稍密;湿。分布不连续。部分地段主要为人为堆填岩块混少量岩屑、粘质土等组成(如181号钻孔段),最大厚度约11.8m。 ③素填土②:灰黑色,富含有机质,流塑,具臭味,局部地段及鱼塘底部分布。场地人工填土分布基本连续,厚度0.3~11.8m。 2)、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 ①中液限粘质土: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硬塑为主。分布于地势低洼及浅山向丘陵过度地段、丘陵地段。厚度0.4~10.7m左右。属膨胀土。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J112-87):中液限粘质土的含水比为0.585,孔隙比e为0.716,承载力基本值fk为269.07Kpa。该路段区中液限粘质土属膨胀土,其膨胀潜势为弱~中,其工程地质分类为中等膨胀土,综合判定为中等膨胀土。成都市大气影响深度为3.0m,大气急剧影响深度为1.35m。 ②微含卵石土:该层系雅安砾石层。黄色。稍湿~饱和。该层主要由粘质土混少量卵石层组成。粘质土硬塑,裂隙发育。所混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呈圆形~亚圆形。一般粒径6~12cm。部分粒径大于15cm,含量约25~50%。部分卵石全风化呈粘土状、砂状,其余卵石多为强~中风化。局部地段卵石含量>50%。 3、白垩纪上-下统夹关组砂质泥岩k1-2j棕红色,灰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夹层状砂岩及泥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如下三个亚层: ①全风化砂质泥岩:风化后呈土状或砂状,下部夹碎岩块,用手可捏碎。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局部地段分布。 ②强风化砂质泥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可用镐挖,干钻不易钻进。仅分布于部分钻孔中风化砂质泥岩顶部。路段区段地表水主要为老旧鱼塘积水、农田排水灌溉渠水及人工湖水。 3、水文条件 本标段内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在1.7米~12.8米左右。枯水季节地下水位浮动约为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