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 编制依据 1 2 编制范围 1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 3.1 工程概况 1 3.2 工程数量 3 4 主要技术标准 3 5 施工布置 3 5.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3 5.2 施工便道及搅拌站设置 4 5.3 施工用电 5 5.4 施工用水 5 5.5 工程试验 5 5.6 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 5 5.7 施工准备 5 5.8 钢筋加工场地 6 5.9 施工工期安排 6 6 施工工艺 6 6.1施工工艺流程图 6 6.2护筒制造埋设 8 6.3泥浆池设置 8 6.4泥浆配置 9 6.5钻机就位 10 6.6冲击钻钻孔施工工艺 10 6.7成孔报验 11 6.8清孔 11 6.9钢筋笼制作吊装 12 6.10 水下混凝土灌注 13 6.11岩溶地带钻孔桩施工措施 15 7 人员、机械安排 19 7.1 人员安排 19 7.2 机械安排 19 8 质量保证体系 20 9 安全保证体系 24 10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措施 27 11 环保措施 28 ⑴ 工程简况 根据设计及现场情况我部拟采用冲击钻机施工。 ⑵ 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段线路下伏石炭至三叠系地层大面积出露,以海相碳酸岩为主,部分为海陆交互或湖沼相,沉积有陆源碎屑页岩、粉砂岩,下伏石炭至三叠系地层,碳酸岩分布较广,覆盖性岩溶发育。 本段的不良地质主要有: ① 岩溶:分布广泛,上覆土层一般8~15m,厚者可达25~40m,主要为黏性土,部分底部含3~5m厚砂砾石。地下水位多在土石界面上下波动,极易发生岩溶坍陷,调查多处可见岩溶坍陷迹象。既有浙赣线分宜等覆盖型岩溶地段,线路修建后在地下水作用下,多次发生严重坍陷。对桥梁桩基施工影响较大,钻孔桩施工中须特别注意,防止岩溶坍陷;路基岩溶地段也较多,主要措施为岩溶深孔注浆处理,施工中要坚持探灌结合的方法,吸取武广部分工站因岩溶路基未处理而发生的路基坍陷问题; ②软土地层:主要为路基地基上覆盖软土层,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做好地基处理,重点还要做好地质核查。 ③本段位6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 .05g,桥梁是否有防梁移设施要以工点图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