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目前公知的斜拉桥中跨合龙施工时,主要有两种施工方法:一种为配切法,一种为常规的几何尺寸法。该两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采用控制合龙口思路进行合龙。按该思路合龙时,要求在合龙前对合龙口两端已安装悬臂梁之间的相对状态进行精确调整控制,使合龙口合龙前的空间位置状态基本与合龙后的一致。为达到该目的,通常在合龙前采用在合龙口两侧悬臂梁端设置配重(合计换算重量等于合龙段重量)以考虑中跨合龙段重量对桥梁线性及合龙口相对状态的影响;同时,在合龙前,需完成合龙口两端已安装悬臂梁段相对轴线、高程位置的调整,而为保证合龙口两端的已安装悬臂梁在调整后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相对位置的变化,一般要在合龙口两端的悬臂梁间设置劲性骨架,以锁定合龙口两侧的悬臂梁,使合龙前合龙口两端悬臂梁保持联动,确保相对轴线、高程位置不发生变化。该方法操作复杂,辅助工序较多,且不安全因素多,风险大,且由于合龙口两端悬臂梁段前端空间位置的影响无法配置太多的重量以及合龙时对劲性骨架刚度的要求,致使采用以往施工方法合龙时,中跨合龙段一般长度(5~7m)大大小于标准梁段长度(一般标准梁段长度为15m),致使该区段环向焊缝密集,对桥梁的整体受力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