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1大庄坪隧道工程概述 大庄坪隧道2.2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情况 2.1.1地形地貌 大庄坪隧道穿越秦岭中低山区,地貌形态复杂,沿线所经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基岩出露较多,地势总体左高右低。高程在1000m以上。 2.1.2地层岩性 隧道所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碎石类土、加里东期闪长岩、下元古界角闪石、混合片麻岩夹角闪岩及出露在断层带的碎裂岩等。 2.1.3地质构造 隧道在DgK82+432-+489通过F20断层,宽约60米为逆断层、DgK82+583-+611通过F21断层,宽约30米,为逆断层。2.1.4地震动参数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本工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采用0 .40s 2.1.5气象特征 根据户县气象站资料显示:隧道区雨量集中,温差变化大,多风。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温度41.9℃,极端最低温度-19℃,最低月平均气温-3.3℃。年平均降水量624.3mm,年平均蒸发量1104.8mm,平均相对适度71%,最大风速2.9m/s。最大积雪厚度15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50cm。 2.2水文地质 隧道区位于秦岭北麓低中山区,地下水赋存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各沟谷的坡积和冲洪积物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有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