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4.1隧道概况 (1)皂角坡隧道起于湖南省醴陵市枫林市镇,止于长沙市浏阳市关桥乡。隧道起讫里程DK857+105~DK859+710,全长2605 m,隧道洞最大埋深152 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5.0m,设计行车速度为350Km/h。本隧道进口段位于右偏曲线上,隧道内纵坡采用单面上坡,坡度为8.6‰。 (2)地质构造 隧址区位于扬子地台江南台背斜南缘,与华南褶皱系紧邻。测区出露的冷家溪群构成扬子地台的基底,经历多期构造运动,隧址区构造形迹强烈,构造线主要以近东西向为主,少量见北南向构造。测区岩浆岩活动强烈,隧道进口处为加里东期板衫铺侵入体,洞身部位多处可见小型石英脉分布。 据区域资料分析及沿线实际调查,由于长期构造运动造成测区伴生断裂现象发育。测区基岩露头多发育走向近东西的垂直断裂破碎带。破碎带内多伴生有石英透镜体。破碎带宽度较小,一般小于10m,地震勘探反映不明显。根据其发育程度,隧道沿线发育有2条主要断层,分布在里程DK857+520~DK857+560和DK858+380~DK858+430处,断裂构造带的特征如下所述: F1断层:走向近东西,近直立。发育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Ptx)板岩、粉砂质板岩地层中,约于DK857+540与隧道轴线相交。断层带内岩体破碎,多伴生石英透镜体。 F2断层:走向近东西,近直立,向北倾。断层上盘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黄浒洞组(Pth)砂质板岩,下盘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江家渡火山碎屑岩(Ptjh)凝灰质板岩,约于DK858+400处与隧道轴线相交。断层两侧地层可见牵引褶皱现象,显示断层为压性兼走滑性质。隧道左侧见石英脉填充,中线附近石英脉不明显。 其他次级断层:测区多处可见走向东西近直立次级断层,断层宽度一般10~20cm,多处见后期石英脉,尤其在DK858+400左侧丫基冲狭长谷地内公路开挖边坡面一般100m左右可见一受构造作用破碎带。推测隧址范围内类似次级断层较发育,易产生塌方掉块。 4.2 断层施工存在的风险 在穿越断层时,存在坍塌冒顶等风险。 4.3穿越断层施工对策 超前双层小导管预支护,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设临时钢架)施工,3m径向注浆,并加强监控量测及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施作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