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客运专线BLTJ-11标2工区,里程DK936+789.82~IDK943+300,全管段正线长6.5km。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境内。线路自石羊岭隧道中心开始,石羊岭隧道出口接定西西河特大桥,至安定隧道IDK943+300结束。另加IDK942+510一处斜井,长480米。 桥梁上部结构主要为24m、32m整孔箱梁和1联(32+48+32)米、1联(40+64+40)米现浇连续梁。定西西河特大桥1-2跨简支梁为32m简支箱梁,截面中心处梁高2.647m,梁宽12.2m,横桥向支座中心距为4.4m,梁底宽度为5.3m,腹板为倾斜式,腹板厚为1m~0.45m,底板厚度0.6m~0.28m,顶板厚0.535m~2.285m,为后张预应力简支箱梁,梁下设四个球型钢支座,分别为GD、HX、DX、ZX四种类型;梁两侧支座吨位采用5000KN球型钢支座。 二、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定西西河特大桥1-2跨现浇简支箱梁的施工。 三、冬期施工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定西西河特大桥1-2跨简支箱梁严格按照冬期施工要求进行。启动冬期施工方案。采取冬期施工要解决的四大问题是:钢筋预应力筋的存放、钢筋焊接、混凝土生产质量保证和浇注混凝土的保温保湿问题,冬期施工主要围绕这几大问题进行施工组织。 3.1施工准备 (1)收集定西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针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和准备工作,以利于安排施工。 (2)针对1-2跨简支箱梁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期施工需要的物资,制定相应的冬期混凝土施工计划、物资和机械储备和保养工作计划。选择好适应冬期施工的原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选定合适的配合比。 (3)检查职工住房及施工现场是否达到冬期施工条件,及时按照冬期施工保护措施施作大棚覆盖,准备好电油汀加温及炭块煤炉火器。施工机械加强冬期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以确保1-2跨简支箱梁能如期顺利进行。 3.2冬期施工安排及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保工程质量,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机具均已备齐,并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编制冬期期施工方案并报审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作业班组交底。施工现场提前作好防寒保暖工作,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防滑措施。及时关注定西气象台站的气温播报,及时了解定西市安定区天气预报。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3.3钢筋工程  在负温条件下,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增加,伸长率和抗冲击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加工性能下降。  ①钢筋和预应力筋存放于室内或进行严密覆盖,选择低温韧性良好的焊条,焊条存放于保温箱内。  ②闪光对焊宜在加工棚内进行,焊接时的环境气温不宜低于0℃。条件困难条件下,对以承受静力荷载为主的钢筋,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最低不应低于-5℃。  ③钢筋正式焊接前,先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再按照试焊时采用的焊接参数进行成批焊接。焊接后的钢筋垫高放置,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未冷却的接头避免接触冰雪和冻土。 ④冬期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对模板、钢筋、铁件等的检查必须严格。如有冰、雪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但不可用水清洗,为了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钢筋的可靠粘结,当气温在-15℃以下地,直径在于25㎜的钢筋和预埋件,可喷热风加热至5℃。 3.4混凝土工程  施工所用混凝土全部采用拌和站生产,拌和站建设初期严格按照冬施要求建设,料仓设地暖,水箱地埋并设有水加热装置。 (1)原材料  ①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6,开始受冻时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的75%。  ②选择质量合格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掺加高效减水剂、粉煤灰、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同时,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不会对混凝土后期强度产生明显影响,亦不应含有引起钢筋锈蚀的氯盐成份。外加剂存放于室内保温。  ③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水量,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砂、石骨料堆放在封闭的暖棚内,当施工期间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只加热水即可满足要求。 ④拌合用水采用热水搅拌混凝土是保证冬期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重要措施。热水供应系统由8t单层常压锅炉、汽水交换器和水箱组成。水温随气温而调整,最高水温不超过80℃。 (2)配合比设计  ①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经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而成。  ②严格按照实验室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拌制混凝土。  ③采用泵送混凝土连续浇筑,为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缝,混凝土凝结时间不宜过短。 (3)混凝土拌合运输  ①采用棉布加电热丝包裹拌合水输送管道。搅拌混凝土前,用热水对搅拌机进行预热。  ②严格按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准确。材料的投放顺序为:砂石骨料、水、水泥,使水与骨料预拌,然后投入水泥开始正式搅拌。水与骨料混合后温度不应高于40℃,避免水泥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否则会发生假凝或形成团块。搅拌时间较常温时延长30s--60s。  ③搅拌机和混凝土罐车,在使用前应用50℃--80℃的热水冲洗干净,以提高机械和容器的温度,混凝土罐车使用专用棉布套进行保温。在运输过程中,用特制保温盖扣在罐体的进出口,减少热量散失。  ④用保温棉被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料斗、输送管及阀门进行包裹,减少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⑤做好混凝土浇筑各环节的施工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混凝土从搅拌站出料至现场浇筑完成的时间,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低于15℃,C50高性能砼,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中途不得转运或受阻,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要进行冬期施工就必须进行混凝土的保温保湿,现场采用搭设保温暖棚,内设电油汀和煤炭加热炉的有效措施。  采用2台汽车泵同时进行浇筑1-2跨梁体混凝土,确保在5个小时内浇筑完成,浇筑时保温大棚顶部打开,便于浇筑混凝土。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冬期振捣混凝土要采用插入式振捣,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快插慢拔,接茬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特殊部位如钢筋较密、插筋根部、斜坡上下口处要重点加强振捣。底板混凝土表面,要求抹面3遍(2遍木抹搓平,1遍铁抹压实),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待浇筑完成后对定西西河特大桥1-2跨简支箱梁进行全封闭养护,形成保温暖棚;支架与底模完全封闭在大棚之内,两侧底部预留1m长度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掺土压实;混凝土顶面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上铺棉被,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出排水坡面,及时排除积水积雪。 待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封闭暖棚,箱梁底部采用8台煤炉升温,在箱梁内部安装5台电油汀,24小时不间断加热养护。采用火炉加热必须将火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升温速度控制在小于10℃/h以内,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60℃。  在外模封闭暖棚内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在箱梁内部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混凝土浇注后,应每2小时检测一次,确保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 浇筑的同时留置标养56d试块一组,同条件养护3组(一组用于测试临界强度,一组为结构实体检测,一组备用)。同条件试块要装在专用的铁笼子中。除按规定留置试块外,还需做下列检查: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产生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检查同条件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相一致。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抗冻强度及拆模强度后,模板方可拆除。 ④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的强度后,使暖棚内的温度以小于10℃/h的速度下降至10~15℃时,只用煤炉供暖,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进行预应力施工。冬期混凝土张拉强度和拆模强度应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预应力张拉时梁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90%,弹模达到设计的要求。 ⑤管道压浆必须选择中午进行,压浆前对水进行加热,但不得超过30℃,压浆时及压浆后48h内管道温度需保持在5℃以上,灌浆料应具有良好的可灌性、不泌水、早强、塑性微膨胀等性能,预应力孔压浆前对以上性能进行在低温条件下检验性试验,压浆材料的拌制采用高速搅拌机搅和,每分钟转速不低于1400转保证灌浆料不泌水,早强,塑性好。压浆时和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前的梁体温度不低于5℃,如果低于5℃时,应停止压浆作业。制出的水泥浆须在30min内用完,在大风及降温较大天气时不得进行拆模及预应力灌浆作业。 ⑥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当混凝土养护期快到时,使暖棚内的温度降至棚外温度后方可拆除暖棚。  ⑦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使结合面有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及时加热养护使混凝土结合面保持正温,直至到浇筑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对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进行防寒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