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属Ⅰ级风险隧道,D2K370+150~030段设计为Ⅲ级围岩,现场实际情况围岩弱风化、破碎。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采用地质素描、物探和钻探等方法,物探手段有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等,根据设计该段围岩TSP203、红外探水和超前地质钻均需实施,项目部已委托给隧道设计院, TSP203作长距离预测,每100m作一次。 地质素描 隧道开挖爆破后,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情况,与隧道前期的勘察设计地质资料相比较地质情况是否属实,如果不符立即修正设计阶段的地质信息。地质素描应在隧道作业每一开挖循环后立即进行,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地质素描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岩性:应说明围岩岩石的名称、颜色、矿物成分、坚硬程度等,各类岩脉也应对其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碎、风化程度进行描述。 ②构造:开挖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延伸性、表面粗糙度、张开性、风化、破碎程度等进行描述,特别是岩体范围内出现的断层、节理、裂隙、软弱夹层等重点进行地质描述。断层应对其位置、产状、性质、破碎特性、宽度等一一观测和描述;节理裂隙,特别是贯通性节理的产状密度、延伸情况、节理面现状等也要仔细量测和统计。 ③地下水:围岩的含水状态、涌水部位、水量、水压、水温、水质等描述并长期跟踪调查是否受季节性影响,特别是大、暴雨后观察涌水部位涌水量有无增减以及该段地表一定范围内是否有水源补给情况并作好记录。 ④围岩变形破坏情况 开挖段围岩发生坍方、掉块、岩爆等现象的位置、性质、形态、规模作详细记录,必要时附上工程处理措施。用数码相机、摄影等工程地质数据采集和编录系统,做到图文并茂。 不良地质体在被揭露之前往往表现一些明显或不明显前兆标志,预示着隧洞即将临近不良地质体,因此,仔细观察、描述开挖石渣、洞壁结构面及岩层形态、量测结构面及岩层特征参数,是正确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关键。一些不良地质体的前兆标志: a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组数及密度剧增、岩石强度降低、出现压裂岩、破碎岩、岩石风化相对强烈、泥质含量增多等。 b突水、突泥:节理裂隙渗水量和组数增加、且常常含有泥质物或浑浊(常规钻爆法的炮孔中的涌水量剧增、且夹有泥砂或碎石)等。 ③岩爆:“饼”状开挖石渣的数量增加、洞壁在短时间内出现“饼”状脱落体或出现“片邦”现象,以及轻微的岩石崩裂声等,严重时洞壁出现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