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弧形褶带西翼外侧,线路处于尖扎——同仁拗陷带,褶皱断裂较为发育。隧址区一般高程2195~2510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约为315m。洞口段地势较陡峭,自然坡角50°~70°。沿线地表植被发育较差,交通不便。隧址区级附近现状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和崩塌。沿线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的丘间沟溪流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隧道通过段围岩主要由坡积层、板岩组成。隆务峡4号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左幅ZK44+295~ZK46+365(右幅YK44+315~YK46+368),单洞全长4123m。 2水文气象 本项目属高原凉温干旱大陆性气候,为青藏高原特殊型气候区:气温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日差较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降水变率大,夜雨率高,蒸发量大,多春旱、冰雹、霜冻灾害性天气;区内地形复杂,高差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年平均气温7.0~8.6℃,极端最低气温-31.7℃,极端最高气温34.5℃;雨季集中于6-8月份,占全年的59%,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50-496mm。风向以西风为主,沙尘暴多出现在3~4月份。 项目区域内河流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一级支流隆务河。隆务河在尖扎县昂拉乡注入黄河,平均流量22.9m3/S,洪水期最大流量10422.9m3/S。本路线多次跨越隆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