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44p

  • 资料大小:137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20 11:30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本标段共有隆务峡4号隧道及隆务峡5号隧道,单洞总长7191米,具体概况如下: 隆务峡4号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弧形褶带西翼外侧,线路处于尖扎——同仁拗陷带,褶皱断裂较为发育。隧址区一般高程2195~2510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约为315m。洞口段地势较陡峭,自然坡角50°~70°。沿线地表植被发育较差,交通不便。隧址区级附近现状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和崩塌。沿线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的丘间沟溪流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隧道通过段围岩主要由坡积层、板岩组成。隆务峡4号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左幅ZK44+295~ZK46+365(右幅YK44+315~YK46+368),单洞全长4123m。 隆务峡5号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隧址区一般高程2195~2510m,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约为315m。进、出洞口段地势均较陡峭,自然坡角30°~60°。沿线地表植被发育较差,交通不便。隧址区级附近现状发育的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和崩塌。沿线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的丘间沟溪流水,受大气降水影响。隧道通过段围岩主要由坡积层、板岩组成。我标段隆务峡5号隧道左线ZK47+635至ZK49+158,右线YK47+623至YK49+168,单洞全场3068m。 三、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按施工场地布置图作好水、电、路、临建工程。 (2)、对设计单位交付使用的隧道轴线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按图纸进行校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除应恢复原桩志外,尚需进行补测、加桩、加固、移设桩志、水准点等工作,并将检测资料书面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根据施工设计资料及有关合同条款,编制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后交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正式开工。 2、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采取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2.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 (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 (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制点。 (2)洞口附近在基础稳定处埋设2~4个水准点,与地表水准控制网观测及平差计算,以便于隧道进洞水准测量。 2.3、测量方法及措施 (1)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全站仪施测,建立四等导线控制网,并把隧道中线和横向轴线纳入控制网内以保证放样精度。 (2)高程控制按四等网施测,用自动按平水准仪施测,精度至毫米。 (3)洞内控制测量与地表控制测量按同等精度建网,施工中线测量使用全站仪。 (4)具体要点: A、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地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洞内引线控制测量,提供正确的进洞方位和高程点。施工队对提供的测量成果和桩位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并负责中线、高程测量。中线测量在隧道每掘进20米,衬砌每10米时各进行一次,隧道每延伸100米时建导线网点一次。 B、测量作业需按《公路勘测细则》要求,原始记录齐全,测量资料整洁无误,各种计算工作必须两人独立进行,对照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C、所使用仪器按规定定期送检。 D、测量组需保管好各种测量桩,交桩时注明桩号,以防人为毁坏或用错桩。 2.4、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 (1)为保证隧道准确贯通,根据测量规则制定允许误差标准:横向允许误差±100mm,高程允许±50mm。 (2)隧道测量除在测量设计中对贯通误差限差进行设计外,还应在施工测量中认真仔细,加强复核,并经常与出口联测,确保隧道施工的贯通精度。 (3)当贯通误差较小时,可按原设计资料进行衬砌,并在未衬砌的100m地段内调整,消除贯通误差的影响,保证衬砌断面圆顺过渡。 3、仰拱施工 3.1、施工工序 3.3.1仰拱施工采用全幅施工,施工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 全幅开挖 断面检查 (仰拱初支 )仰拱衬砌 浇筑仰拱C15片石混凝土回填 中央水沟垫层浇注 安设中央排水沟 3.3.2仰拱开挖 开挖完成后,及时检测开挖断面,严格控制超挖,无欠挖。铺设仰拱栈桥,仰拱栈桥长度10m,每模仰拱长度不得大于8m。 3.3.3仰拱初支 隆务峡5号隧道工程S5a、SX5a段仰拱含仰拱初支,其余均为(钢筋)砼衬砌。 含仰拱初支的部分,仰拱底部的虚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排除积水,按照设计图纸架立钢拱架,钢拱架的连接同初期支护的钢拱架连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 3.3.4仰拱钢筋绑扎 本隧道工程明洞SMa型衬砌及S5a、SX5a为钢筋砼衬砌,其余均为砼衬砌。 3.3.5仰拱衬砌砼灌注 砼浇注前,仰拱底部必须清理干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砼浇筑采用泵送砼,从前到后一次浇注成型,人工摊铺,振捣器捣固,初凝之前抹平压光。该层施工长度短于仰拱初支长度15cm,以便检查时量测仰拱衬砌厚度。 3.3.6仰拱回填 仰拱回填之前,将仰拱衬砌表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后,按照设计标高定出标高线后,拉线定位。同时按照设计图纸预埋横向排水管,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C15片石混凝土浇筑,浇筑从前到后一次成型,人工摊铺,振捣器捣鼓。该层施工长度短于仰拱衬砌15cm,以便检查时量测仰拱回填厚度。 3.2、仰拱施工要求 3.2.1根据批准的施工程序浇筑仰拱砼,仰拱先于衬砌浇筑完成,在施工安排中,尽快修筑仰拱,以利衬砌结构的整体受力。 3.2.2仰拱开挖不允许欠挖,仰拱断面开挖后立即检查并浇筑砼,浇筑前清除虚渣。杂物、排除积水,超挖部分按设计规定予以回填,后于边墙施工的仰拱,浇筑前已成仰拱拱座应凿毛、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浇筑混凝土; 3.2.3浇筑仰拱采用大样板,并由仰拱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仰拱与边墙初支砼衔接处捣固密实。 3.2.4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清除仰拱上面的碎渣尘土,并冲洗干净而无积水。 4、拱墙衬砌 拱墙衬砌施作时间由监控量测来确定,通过监控量测,确认围岩及初期支护已趋于稳定后,可施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设计为C30防水砼,厚度设计为35~60cm。 拱墙衬砌施工工序如下: 通过测量检查初期支护的断面情况→Φ50软式透水管铺设→纵横向排水管铺设→土工布、防水板铺设→止水条、止水带安装→测量放样→钢筋安装→预埋件安装→台车定位→测量复核→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 4.1、通过测量检查初期支护的断面情况 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有凸出的管道时,切断、铆平后用砂浆抹平;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mm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补喷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圆顺,凹凸量不得超过+5cm。 4.2、Φ50软式透水管铺设 在地面将软式头水管用无纺布包好绑在50cm宽的细格铁丝网上,然后在所要安装软式头水管的岩面部位,每隔1m钉间距为50cm的两枚悬挂锚钉,锚钉露出岩面的部位一般不能高于软式头水管的直径,接着利用操作平台,从一侧向另一侧用铁丝将绑好的软式头水管密贴岩面固定在悬挂锚钉上。每道软式头水管的端头要有10cm左右的富余量,以便与纵向排水管搭接,安装完成后将锚钉头用砂浆抹平,以防割破防水板和无纺布。 4.3 、纵横向排水管 在衬砌施工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后,把纵向排水管连接好,每隔10m用三通接管与横向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中心水沟处。软式透水管的两端头贴岩壁放在纵向排水管的梅花眼处。最后在无纺布和防水板施工时一并将纵向排水管半包围扣在墙脚基底,以保证裂隙水很顺利地汇人排水管中。中心水沟的各节接缝间用沥青或橡胶垫全周密闭。 4.4、土工布、防水板铺设 防水板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车用吊环法整幅式挂设,采用无钉挂设工艺施工,使用强力钉及热融衬垫将土工布固定在喷射砼基面上,用压焊器使热融衬垫与防水板热融焊接,铺设在土工布表面。施工中使用一个作业平台车,台车长12m。一头作基面处理,一头挂防水层,基面处理通常超前于防水层作业两个循环。将防水板上面的带子与固定土工布的钢钉紧密连接,(注意钢钉必须嵌入热融衬垫凹槽内,以防顶头划破防水板)从拱部中间往两边进行,每块防水板的长度(顺拱环向)与该段衬砌类型的弧长相等或略长一些,两块防水板之间的搭接不少于10cm,并且沿隧道纵向,从上坡往下坡的方向搭接,即上坡方向的搭接在上面,下坡方向的搭接在下面,防水板尽量绑扎紧,减少下垂,但拱部自拱顶往两边各2m处预留10%,保证砼浇筑饱满。 两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接缝采用热合机进行双缝焊接。焊接时,其焊接温度和速度根据材质由试验确定。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气密性检查。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44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70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