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18p

  • 资料大小:606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9-23 15:15
  • 发布作者:滴滴啦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全长4508m,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及小池镇境内,进口位于大池镇大东坑村。隧道进出口均有乡间便道,交通较为方便。隧道洞身最大埋深367.52m,洞身最浅埋深为65.72m。隧道进口及洞身分别位于直线上,洞身段地面最高标高为911.1m,洞身最低地面标高为621.74m,相对高差约为200~350m,进口段地面标高为568.63m,自然坡度为30°~40°。洞内坡度为单面下坡,坡度为1.28%。 二、设计要求 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应按照“防、堵、截、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施工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 隧道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排水,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①拱墙设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板厚度1.5mm,土工布重量≥350g/m2。 ②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二次衬砌的结构厚度Ⅱ级为35cm,Ⅲ级为40cm,Ⅳb级为40cm,Ⅴb为45cm;当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cm。 ③隧道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F604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水管,结合施工缝设置,纵向间距一般6m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角外侧设置纵向φ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每8m一段;纵、环向排水管两端直接与隧道侧沟连通,以便排水管路的维护。 ④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IV、V级围岩地下水发育地段在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基础上增设背贴式止水带。 ⑤变形缝(宽2cm)拱墙部位防水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沥青木丝板塞缝、聚硫密封胶及镀锌钢板接水盒、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了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φ50双层抗剪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 ⑥水沟电缆槽槽身横向施工缝采取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纵向平均30m一道,并与纵向排水管出口、φ100横向PVC导水管等设置位置避开。 ⑦无仰拱衬砌结构底板横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平均间距20m一道,并与φ100横向PVC导水管及过轨管等位置避开。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交底18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70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