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拱墙采用格栅钢架间距0.8m每榀,ø6钢筋网间距20*20cm,拱部采用3.0m长组合中空锚杆间距0.8*1.0m(环向*纵向),即每延米9根组合中空锚杆,15根砂浆锚杆;边墙采用3.0m长砂浆锚杆间距0.8*1.0m(环向*纵向),拱墙的喷射混凝土厚度均为29cm。拱部采用20根4.0米长ø42超前小导管(有大管棚加强支护地段除外),环向间距0.4米,纵向间距2.4米。 一、初喷:在出碴结束前,首先将喷锚人员、喷锚机具调至现场并做好调试工作。在进行初喷前应先进行人工排危,将松动石块采用人工排除的方式清理,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并将局部欠挖使用风镐凿除或爆破清除。然后进行初喷,初喷厚度为4cm,喷射中发现松动石块或遮挡喷射混凝土的物体时,应及时清除。为了能够方便地进行挂网作业,初喷时需将开挖面大致喷射平顺,超挖部分采用同级砼填充,严禁使用石块填塞。 二、锚杆施工:在初喷即将结束时通知其测量人员按照其设计要求定出孔位并作出标记(拱部采用3.0米长的 ø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砂浆3.0米长锚杆的环向间距0.8m,纵向间距每1.0m设置一环),要求孔位允许偏差为±15cm。钻孔应圆而直,钻孔方向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在锚杆的钻孔施工过程中即通知其支护作业人员将锚杆,钢筋网片、格栅钢架、连接筋及工具装车运至掌子面,待钻孔完毕后,将其直接卸至开挖台车上。安装锚杆前必须将锚杆孔内砂浆灌满,以保证锚杆与岩粘结牢固,并且保证锚杆长度的95%在孔内,即外露长度不允许超过15cm。锚垫板必须与基面密贴。 三、安装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在钢筋加工厂预制,采用ø 6圆钢,网格尺寸为20×20cm,采用焊接或扎丝绑扎,将钢筋网片牢固固定在系统锚杆上,钢筋网片在搭接上环向及纵向都必须搭接1~2个网格。在安装钢筋网片的同时做出用钢筋头做出喷射混凝厚度标志的钢筋头,并按照环向间距2m*纵向间距2m埋设检测孔。 四、格栅钢架安装:格栅钢架在钢筋加工厂预制,主筋采用4根ø22钢筋,构造筋采用ø 10、钢筋,箍筋采用ø 8间距84cm。每榀格栅钢架都由8个单元组成,并由螺栓连接。并在洞外试拼装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后方能运进洞内进行拱架安装作业。钢架与钢架之间采用ø 22钢筋纵向连接(环向间距1m)。格栅钢架与初喷混凝土之间紧密接触,空隙处采用混凝土垫块楔紧,在拱架拱脚位置设置ø 22锁脚锚杆两根,每根长度3.5m,并与拱架焊成井字型固定牢固。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不能够悬空。拱架的间距不能够大于设计间距的10cm每榀。钢架安装的横向偏差、高程偏差均不能大于5cm,垂直度不能大于2 o,保护层厚度不能小于3cm。 五、超前小导管:采用ø 42mm的无缝钢管在加工厂制作(见附图2),在小导管的前端做成约10cm长的圆锥状,在尾端焊接直径6~8mm钢筋箍。距后端100cm内不开孔,剩余部分按10~20cm梅花形布设直径6mm的溢浆孔。拱部采用20根4米长ø42超前小导管,环向间距0.4米,纵向间距2.4m。小导管的外插角为10~ 12 o、将孔打好后,在风枪上安装一个顶推器用风枪将小导管顶推进去。小导管利用格栅钢架作为支撑结构,并与格栅钢架焊接牢固。小导管注浆浆液填满孔内及周围围岩空隙,注浆压力需达到0.2~0.4MPa。 六、喷锚:在开始施做超前小导管的同时,喷锚人员将喷锚机具吊运至工作位置并调试正常。在喷高压混凝土前,应用水或高压风将初喷混凝土表面的粉尘冲洗干净。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层进行,自上而下、先边墙后拱部。喷头距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应控制在1.5-2.0m,喷头呈螺旋状移动,以此保证喷射面较均匀。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拱部不应大于8cm,墙部不应大于10c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锚杆头钢筋无外露。出现超挖严重的情况时,应分层安装钢筋网片,喷完一层,再安装一层,如此循环。为保证后期瓦斯隔离板的施做效果,整个初支表面必须平顺,,严禁出现初支侵入二次衬砌的情况。 七、结束工作:喷射混凝土作业结束后,应将开挖台车上残留喷锚料清理干净,拆除风水管线,圈好后与喷锚机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将喷锚机上残留的喷锚料清理。代班人员指挥装载机将开挖台车拖运至掌子面20m左右,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回弹料痕迹,最后将开挖台车移至掌子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