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p

  • 资料大小:48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10-29 16:44
  • 发布作者:水水货货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施工顺序 基础工程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抄平—基坑开挖—清除余土—基础垫层—绑扎基础钢筋(含构造柱插筋)--支模—隐验—浇筑砼—养护(--拆模)—绑扎构造柱、圈梁钢筋—梁、柱支模—隐验—浇筑砼—养护—拆模—回填土。 工艺流程: 弹线、抄平—砌砖墙—绑扎构造柱、圈梁钢筋—隐验—支构造柱、圈梁模板—浇筑构造柱、圈梁砼。 (二)施工测量 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位置,设计图纸上的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 b.使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测为一个测回)。 c.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点、水准点、主轴线等控制标志,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 d.高程的隐测应进行往返一个测回,闭合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e.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根据基础平面图,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基坑开挖完成后,基坑坑底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坑底深度应经水平表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移到基坑,在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基高程标记。 f.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根据已有网点的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面上,特别是±0.000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标记。放出墙体的平面轴线、墙边线及门窗边洞口等位置。 g.装饰施工抄平放线: 室内装饰时:根据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踢脚线、墙裙线、顶棚顶高程线、梁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的墨线。 外墙装饰时:根据外墙装饰材料的实际情况放出垂直、水平、间距等控制线。 (三)土方工程 1、挖土方 A、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取1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 B、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本工程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理,基础每边留300㎜工作面,挖至基础设计底标高200~300㎜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勘测地质,无问题时再清至设计标高。挖土时要进行土方调配计算,多余土方及时进行外运。 1、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应按GB50202—200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A、对于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小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长米应有1点。 B、填方时,每层虚填厚度:打夯机为200~250㎜,人工夯为≯200㎜。每层夯3~4遍。 (四)砌体工程 1、施工准备 (1)砌筑用各种材料要根据网络计划编制需求计划,保证砖、水泥、砂及时供应。 (2)砖、水泥、应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满足设计要求。 (3)砌筑前应做好砂浆配合比的技术交底及配料的计量准备。 (4)砌筑前应弹好建筑物的墙体中心线和控制边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2、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浇水湿润砖块—弹线、抄平—调制砂浆—砌筑墙体—搭设架子—浇筑门窗过梁、清理—检查验收。 3、砌体施工要点 a.砌筑前要排砖撂底,组砌方法得当,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严禁有通缝现象。 b.清理基层:将砌筑部位清扫干净,并剔除浮浆结块。 c.砌筑前应在楼平面弹出第一皮砖的轴线、边线,定出门窗及构造柱的位置,然后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砌筑墙体。砌筑顺序:一般按立面图采取先头脚后墙身,先远后近,线外后内。 d.砌体表面的污物、泥土及孔洞毛边应清除干净,常温下,砌筑前一天,砌块应浇水润湿。一般浸入砖块四周1.5cm为宜,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筑,冬季可适当调整砂浆稠度。 e.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灌缝。 f.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第一次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时应用细石砼找平。 g.砖墙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第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即五皮砖)。 h.砖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设置2Φ6水平拉接钢筋连接,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少于1m,每扇墙的顶端及窗台最上一皮砖全部为丁砌。 i.木砖预埋:木砖预埋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度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m至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每一砌块就位后,表面拉线,靠尺板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砌块水平的行政区域灰缝10—12㎜,墙面应做到横平竖直,平整清洁,砂浆饱满密实。 J、安装预制混凝土过梁时应坐浆。坐浆厚度大于200㎜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支撑长度不小于240㎜。 i、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 m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石砌体为300㎜)和转角处450㎜(石砌体为600㎜)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五)混凝土工程 1)砼的搅拌及运输。砼均采用现场搅拌、严格控制配合比,专人负责,盘盘过磅,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水率、含泥量,所用原材料需试验合格方可使用。砼采用提升机进行运输。 2)基础砼浇筑要连续施工,一气呵成,不留施工缝。墙柱梁板应尽量一次浇筑成型,保证结构整体性。 砼在浇筑过程中,不得形成施工缝,如因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则按规范要求留置。在浇筑中,要控制好板面标高及平整度,用水平仪控制板面标高,为防止板面出现裂缝,对板面采取二次收浆方法。 ①柱砼的浇筑 为防止柱子烂根,在浇筑前先铺一层1-2㎝与砼同标号砂浆,然后浇筑砼。砼浇筑时,每次下料厚度30-50㎝,不宜过高并应在柱四角及中心仔细振捣,结合柱子模板外部振法,直到四周泛出水泥浆为止,边下料边振,但下料速度不宜太快,所有柱与板交接处必须在砼浇筑完2h左右进行二次振捣,以消除因柱砼下沉而产生的裂缝。 ②梁、板砼的浇筑 该部分砼的浇筑时间,保证所有砼能在2h内覆盖,一方面确保不形成自然施工缝,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钢筋振动对砼的影响。在浇筑过程重要控制好板面标高和平整度。为保证梁板砼的密实,梁用插入式振捣器,并应振捣密实,而板面需采用二次收浆法施工。板面应先用刮尺刮平,在用木磋板磋实,在用抹子磋平,用硬扫帚刷砼表面,必须在砼初凝前进行。 3、施工缝 一种是施工工序中必须留设的,一种是不可预见因素造成无法连续施工而形成的施工缝。 a.在砼浇筑完后,表面应基本平整,不得有松散的石子与水泥浆,在支模前,应清理干净表面的松散石子和杂物等,支模时,下部应留清扫口,浇筑砼前应保持干净。 b.因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砼浇筑面停歇4h以上或表面已开始初凝发硬,应按施工缝处理,若所在位置不符合要求,应采用人工搅拌或人工振捣法补救,使其达到符合规定的部位。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0p
https://m.gc5.com/lqgc/suidao/1072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