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构造比较简单,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有华夏系、新华夏系,北西向构造、东西向构造等。区内无全新活动断裂分布,区域稳定性良好。 本路线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为次级小断层,走向主要NNW向,产状为8°∠74°带宽<0.5m,断面光滑,属压性断裂。隧道进硐口段有霏细斑岩脉岩侵入,走向160°,与J3X岩层呈侵入接触,岩性上呈渐变关系,在钻孔ZKS1及其附近地表有揭露。 地层岩性 据地表调查及钻孔揭露,丘陵边坡下部覆盖薄层残坡积(el-dlQ)土层,厚1.3~4.4m等,河床阶地出露冲洪积(al-plQ3)含粘性土卵石,丘陵地段基岩裸露,岩性为西山头组凝灰岩,岩石风化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