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为双向四车道,双洞单向行车。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宽度为10.25m,高度为5.0m。隧道内轮廓净空面积为64.62㎡。本隧道设有3处人行横通道,1处车行横通道。 2013-07-28
-
当前方地质出现变化迹象或接近围岩分界线时,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方法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方可进行开挖。 2013-07-28
-
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为双向四车道,双洞单向行车。隧道主洞建筑界限宽度为10.25m,高度为5.0m。隧道内轮廓净空面积为64.62㎡。本隧道设有3处人行横通道,1处车行横通道。 2013-07-28
-
隧道进出口设计标高分别为393.650m和395.690m,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15m,进、出口均为带耳墙的端墙式洞门。 2013-07-28
-
全隧设置双侧水沟及预制圆涵中心水沟排水,隧道进出口两端各1000m范围设置双层盖板保温侧沟及中心保温水沟,洞内30~50m设置一处中心水沟检查井。 2013-07-28
-
并详细述说了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法的安全保证措施。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的诸多技术难题,且能充分利用开挖空间和大型施工机械,干扰少,速度快。 2013-07-28
-
隧道顶衬砌内预埋1根纵向接地钢筋,两侧壁衬砌内(内轨顶面上4.45m)分别预埋1根纵向接地钢筋(至衬砌内缘厚6.6cm)。 2013-07-28
-
三台阶七步流水作业法开挖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2013-07-28
-
电缆槽盖板、排水沟盖板采用定型模板集中预制,尺寸按原设计施工(有负公差)。为保证电缆槽、水沟施工质量,首段应在洞内100米处单侧由外向洞内施工,并作为样板示范试验段。 2013-07-28
-
本隧道钢筋网片采用φ8钢筋,网格为20×20cm,钢筋网按设计预先在洞外加工成片,洞内焊接形成整体。钢筋类型及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013-07-28
-
施工工序:测量、涂刷脱模剂、衬砌台车就位、校模、衬砌台车加固、立挡头板、浇筑砼、拆模、移模。 2013-07-28
-
隧道开挖前画线工作,一般采用先用经纬仪定出隧道中心线,然后利用水平仪测出开挖导坑圆心,采用皮尺画线的方法定出开挖面,最后对于开挖面不够整齐的地方再通过计算进行适当的调整。 2013-07-28
-
项目共有承台、系梁20768.11M3683个,根据地形和水文条件不同,河道内分别采用土围堰、土袋围堰、钢板桩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套箱围堰等施工工艺。 2013-07-28
-
特大桥5座长10531.03米,大桥4座长1654.92米,中桥2座258.24米;变异Y型互通式立交1座桥长1926.998米,共计桥梁单幅长14371.188米,路基2613.5米 2013-07-28
-
变异Y型互通式立交1座桥长1926.998米,共计桥梁单幅长14371.188米,路基2613.5米,因此桥梁监理工作是难点和主导工程。 2013-07-28
-
在1:0.2坡度段,防护采用锚喷挂网支护,喷砼厚20cm,钢筋网采用φ8光圆钢筋,间距10cm×10cm,锚杆采用Φ25自进式锚杆,锚杆长6m,水平方向打入; 2013-07-28
-
隧道左线邵阳端管棚设计里程ZK109+505-ZK109+535长30m,地质为强风化石英砂岩,局部为煤窑废渣堆积,裂隙发育,岩体稳定性差,易坍塌。 2013-07-28
-
隧道穿越低山丘陵,山体较陡,地表植被茂盛。主要岩性为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水文地质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 2013-07-28
-
造成部分盲管和泄水管被水泥浆堵死的情况,并且泄水管出水孔标高高低不齐,甚至有的出水孔标高低于隧道排水沟,无法顺畅排水。 2013-07-28
-
用STS沉降预测系统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通过实测曲线和预测曲线的比对分析,验证上述方法的预测精确性。 201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