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论文参考文献
  3. 内容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测绘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

  [3]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

  [4]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Kang-tsungChang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

  [6]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7]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

  [8]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

  [9]毋河海.关于GIS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

  [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6]刘洪江,曹玉香.基于ArcGIS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

  [17]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

  [19]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

  [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参考文献二:

  [1]于武盛,王守杰,吕锦有等.辽宁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2008.4(2):25-29

  [2]李智慧,姜延辉,郁凌峰.辽宁省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11(11):30-34

  [3]赵秀风,弓丨水隧洞洞内消能问题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06.

  [4]袁丹青,陈向阳,白滨等.水力机械空化空蚀问题的研究进展[J]#灌机械,2009.7(27):269-272

  [5]肖富仁,苏玮,消能工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旳应用[J].水电站设计,1991.7(1):63-69.

  [6]李超,管道内部锥阀水流水力特性及消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7]王才欢,肖兴斌,底流消能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四川水力发电,2000.1(1):79-85.

  [8]张慧丽,王爱华,张力春,底流消能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2:82

  [9]方神光,吴保生,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闸前变水位运行方式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9.9633-639.

  [10]李冰,变水头无压输水隧洞洞内消能和稳定输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07.5.

  [1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计算手册[M].水利出版社,1980.

  [12]SL20~92.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S].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13]赵昕,赵明登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4]刘亚坤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5]李桂芬.水工水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9(3):183-189

  [16]左东启等.模型试验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7]SL155—9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1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专题)模型试验规范(SL156~165-95)[M],水利水电出版社.

  [19]电力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陈肇和等人翻译,泄水建筑物水力计算手册[M],1993.11.

  [20]刘士和.高速水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1]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水工模型试验(第二版)[D],水利出版社,1985.

  [22]SL279—200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3]唐涛,高水头闹室闹门小开度水流特性试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参考文献三:

  [1]刘丽娟.空间分析中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及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2009,起页码-止页码.

  [2]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GIS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

  [3]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4]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

  [5]朱霁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6]刘元刚.GIS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

  [7]王船海,陈泰生.GIS中矢量生成线目标缓冲区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8,33(5).

  [8]董鹏,毛东军,李军等.一种有效的GIS缓冲区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6):4-8.

  [9]ZalikB.,ZadravecM.,ClapworthyGJ.Constructionofanon-symmetricgeometricbufferfromasetoflinesegments[J].Computers&geosciences,2003.

  [10]周培德.计算几何(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张稳,庄大方,胡文岩.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集成中的面积汇总技术[J].遥感学报,2000,4(4):304-310.

  [12]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第二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3-72.

  [13]张保刚,朱凌,朱光.GIS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测绘学报,1998,(3):259-266.

  [1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6]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7]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8]方大春.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城市设施规划中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19]李金平,周庆礼.土地面积数据误差原因与处理[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25-27.

  [20]童小华,刘大杰,彭明华.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05-11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m.gc5.com/lwxz/wenxian/1031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