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暖通施工
  3. 内容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空气动力性能的研究

  • 资料大小:1.6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2-08 16:16
  • 发布作者:红蚁磊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gc5.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是蒸发冷却技术在空调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它可以有效地回收空调排风的能量,对于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在夏季运行工况时,通过喷淋装置将水直接喷淋在换热芯体的室内排风侧,使空调排风直接进行蒸发吸热,流经换热芯体另一侧的是需要处理的室外新风,新风通过换热板与空调排风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了对新风的预冷,从而回收空调系统排风的冷量。在冬季运行工况时,新、排风之间通过换热芯体进行显热交换,回收空调排风的热量。 本文根据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的数学模型,进而运用计算机语言VC + +编制了计算换热芯体压降的仿真程序,并对芯体压降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到了板间距、板宽(高)以及风速的变化对芯体压降的影响规律。 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换热芯体内热质交换的特点,建立了新、排风空气通道内三维空气层流流动和传热、传质耦合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并通过编写UDF程序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传热、传质耦合的边界条件进行定义,采用CFD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新风侧空气通道内速度、压力以及排风通道内相对湿度等参数的分布状况。依据数值分析的求解结果,采用场协同理论对通道内的换热状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板间距、新风风速、排风风速、板宽(高)与积分余弦值的变化规律。 在已有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的实验台上,采用实验数据自动采集软件,对芯体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在夏季运行工况时不同风速与风量条件下的阻力性能进行测试,其实测结果表明,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此外,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在冬季运行工况时不同风速与风量条件下的阻力性能也进行了测试。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将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的优化设计及节能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项目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课题“间接蒸发空调热回收技术研究”(编号:2008-K1-29)的子课题。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空气动力性能的研究
https://m.gc5.com/ntgc/ntsg/1021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