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该桥施工中出现严重裂缝,第三联(18~16号墩)+1/4(16~15号墩)跨拆模后,发现边跨(17~18号墩)出现25条竖直裂缝,最大裂缝宽度为0.15mm,三个月后发现其余各跨都出现了裂缝,跨中部分的裂缝已由腹板向底板沿伸200mm,个别裂缝已贯穿底板,在墩顶负弯矩区段也出现了由腹板向翼缘端部延伸的横向裂缝。 在该桥的事故分析中,通过对施工、检测、监理原始资料的分析,排除了由施工方法不当和材料强度不足造成如此严重裂缝的可能。通过对设计资料审核发现,原设计在计算基础不均匀沉降时,只考虑第三联中间支点(14号墩)下沉20mm一种工况。显然这样处理是不全面的。若按9个支座分别下沉20mm共9种工况计算结果,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17号墩顶截面负弯矩最大。按此内力计算,该截面原设计配筋严重不足,比计算需要值少32.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致使箱梁顶板出现严重的横向贯通裂缝。横向裂缝进一步向腹板发展,使墩顶截面的连续嵌固作用降低,全桥处于类似于简支梁的工作状态,使各跨中正弯矩增加,因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出现竖直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