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本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砾石与土料。砂石料场主要分布在垄下至××(沿河)14公里的河段内,主要有垄下、垄家里、小汾、谷母、湖口、大芫、××等七个天然砂石料场。 总储量100多万m3,其中砂料约30万m3,砾石料约70万m3(见表)。但砂、砾石质量较差,尤其砾石中的粗颗粒较多。××与大芫两料场距干线公路较远(约2~3KM),其余料场均在干线公路附近,运输较为方便。土料场位于坝址左岸××村,距坝址约1.5KM,属Ⅱ级阶地的冲积堆积。土料为阶地上部的含砾粘土,含砾率10%~20%,厚5m左右。储量大于15万m3,有简易公路通往坝址。粘土的最优含水量23%~25%,渗透系数K=5×10﹣6CM/S,内摩擦角150~180,凝聚力20~30Kpa,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块石料场位于右坝肩上游100m的公路边,岩性为灰绿色中~厚层浅变质砂岩夹砂质板岩,表层强风化深1~3m,岩层产状:N350W.NE<52~600,弱风化岩石质量较好,储量丰富,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开采、运输方便。 主要宗外购材料主要有水泥、钢材、木材和油料,本工程水泥用量约10000t,由株洲市金星水泥厂供应,运距50km,钢筋、钢材由茶陵县金属公司购买,运距50km,木材在施工现场附近料场购买,平均运距30km。 施工用电主要由地方电网供应,接线点不详,施工用水可直接从一期围堰上游河中抽取。 本河段内无过木要求,施工期间不考虑通航。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计划于2004年8月底开工,总工期24个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