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为取水许可制度服务的一项新工作,由于开展时间不长,许多问题仍存在模糊认识。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和体会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2010-12-14
-
在前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载力的新见解, 定义了承载力的四要素, 并根据农业生产的
实际情况提出了灌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建立了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 该模型计算时考虑了农业水
资源的两个特殊性, 即各种作物的被承载能力及作物的需水和供水过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河南省第三濮清南灌
区, 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2010-12-14
-
在充分理解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承载力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并应用于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由于综合考虑了评价因素的层次
性和模糊性,其结果较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符合实际。 2010-12-14
-
:华北地区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和平原径流明显减少
和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
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
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和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
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然和
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机制,阐明华北
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
论基础。这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
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0-12-14
-
江流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流域面积5629km^2,晋江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东、西溪流域面积分别为l917km^2和3101km^2。两溪于南安市双溪汇合成晋江干流。向东流经石砻、泉州市区后于泉州湾注入东海.晋江上游的行政区域主要有安溪、南安、德化、永春等县(市),干流段及下游供水区涉及南安、泉州市区、晋江、石狮、泉港及惠安等县(市、区), 2010-12-14
-
分析了黄河断流的时空特征、根源和危害, 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黄河的水资源
承载力即指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 黄河对人类取用水资源的最大承受能力。只有建立起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人类才会谨慎地取用水资源, 小心地保护水资源。 2010-12-14
-
根据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可用水资源的计算方法和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需水预测, 分析
计算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 当完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二阶段, 可用水资源在首先保证未
来50 a 内流域中游地区人口、环境和工业等部门发展的需水后, 农业灌溉用水的总量将还有所增加, 水资源不会成
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可以使绿洲和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东干流中游张掖盆地, 因要在下世纪初完成
分水指标, 在下世纪的前20 a 农业灌溉用水有缺口, 但只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在此期间提前完成农业节水目标的
60% , 就能顺利渡过今后20 a 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果在2050 年能按计划完成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目
2010-12-14
-
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是联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纽带,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 给出了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将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
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进行综合集成研究. 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 提出了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
标模型和纳入生态价值模块的途径和方法, 从价值量的角度对流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进行了初步的
耦合研究, 并根据模型的优化分析结果分析了未来20 a 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 2010-12-14
-
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对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供水工程建设、促进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措施,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2010-12-14
-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社会经济欠发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由水资源短缺、污染而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本文从淮河流域现状用水的角度.重点分析现状用水指标和用水效率,研究如何在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用水,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0-12-14
-
当好河流的代言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水利,对流域机构提出的新要求。维护河流健康生命,首先要弄清楚河流健康生命的内涵。本文试图从河流动力、洪水调蓄空间、河流生态系统和河流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河流健康生命的初步探讨,旨在明确方向,更好地促进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工作 2010-12-14
-
当好河流的代言人,维护河流健康生命,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水利,对流域机构提出的新要求。维护河流健康生命,首先要弄清楚河流健康生命的内涵。本文试图从河流动力、洪水调蓄空间、河流生态系统和河流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河流健康生命的初步探讨,旨在明确方向,更好地促进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工作 2010-12-14
-
国际潮流动力和环境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仅供参考! 2010-12-14
-
利用多目标层次分析模型,对民勤县未来5 ,10 ,20 a 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预测,并采用水资源承载隶
属度对民勤县未来20 a 内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评判。结果表明,随着节水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
草以及污水处理等措施的实施,民勤县的生态与环境有所改善,社会经济状况会随经济的发展逐步得到改善,最终
达到可承载的程度。而水资源短缺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今后须加大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增加跨流域调水,扩大退
耕还林还草面积,逐渐转向牧业经营的发展模式。 2010-12-14
-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 年惠州市相
对水资源承载力、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与
全国和广东省的区域对比,惠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富余状态,而与珠江
三角洲地区相比则处于超载状态,除"(() 年外,惠州市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和
经济资源承载力保持了较协调的发展,水资源还有较大的承载潜力。 2010-12-14
-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汉江中下游现状及2010 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
了评价。介绍了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对象的划分,在对每一承载对象承载力计
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特定条件下的总承载力,根据不同规划期、不同规划方案,采用多分量水资源承
载力指数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根据设计的计算思路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的水资源承载
力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截至2010 年水资源量是比较充裕的。 2010-12-14
-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可承
载人口数&作为综合指标!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从水资源的可能性出发!研究了区域水
资源可支撑的基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最大人口数量#最后以河北省海河流域部分为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计算’ 2010-12-14
-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 个主要指标
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
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2010-12-14
-
本文对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提出了提高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截能力的
主要途径。 2010-12-14
-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
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
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
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
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
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
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
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
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
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20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