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围岩的自支承作用, 使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同围岩共同工作, 国内外工程设计者们开始不懈地寻求合理的、科学的、尽可能量化的评价岩体质量的分级方法L 18 世纪末开始将围岩分为松散的、软的、破碎的、次坚硬的和坚硬的五类, 1909 年, 前苏联以牢固系数将围岩分为十级, 以后在国际上又出现多种围岩分级方法L到60 年代末70 年代初, 美国科学家以岩芯获得率为基础, 提出了RQD 分级标准, 以后又有人引入以岩体抗压强度、RQD 指标、岩石风化变质特性、节理间距、节理连续性与充填物情况、地下水活动情况以及构造因素综合评定岩体质量的R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