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闪光对焊作业指导书
概述
钢筋闪光对焊是将两钢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是电阻焊的一种。钢筋闪光对焊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节约能源、节约钢材、接头受力性能好、焊接质量高等很多优点。
本工程中φ20、φ22钢筋部分接头使用连续闪光对焊,φ25、φ28钢筋较粗,且切断机断出的钢筋,端部有压伤痕迹,端面不够平整,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
编制依据:
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钢筋施焊前注意事项:
钢筋在施焊前按实际焊接条件试焊2个冷弯试件和2个拉伸试件,根据对试件接头外观质量检查结果,以及冷弯和拉伸试验验证焊接参数。在试焊质量合格和焊接参数选定后,可成批焊接。
在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带肋钢筋进行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时,宜将纵肋对纵肋安放和焊接。
本工程钢筋对焊采用UN-150型对焊机。
1钢筋闪光对焊的操作过程
1.1连续闪光焊接时,烧化过程应较长。烧化留量应等于两根钢筋在断料时切断机刀口严重压伤部分(包括端面的不平整度),再加8mm。
2.1闪光—预热闪光焊的操作步骤为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
2.1.1一次闪光
将钢筋夹紧在对焊机的钳口上,接通电源,使钢筋逐渐移近,端面局部接触,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密度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并伴随着钢筋的烧损,称之为闪光过程。一次闪光的目的是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烧去,使其端面达到比较平整,在整个断面上加热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其操作要点为:手要轻,送料速度要先慢后快,随焊件温度的提高逐渐达到中速,争取闪光连续,如遇钢筋端头闭接必须尽快推开操作杆,重新激起闪光,保持连续烧化,避免首次加热不均。
2.1.2预热
预热可使焊接钢筋的温度提高地均匀、充分。操作步骤为:夹紧的两个钢筋,在电源闭和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离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钢筋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时的闪光,经过反复多次,接头温度逐渐升高形成预热阶段。其操作要点为:手要轻、动作敏捷,前臂与手掌保持平直,肘管节摆动要快、弧度要小,使钢筋端面不断地接触和分离。
2.1.3二次闪光
二次闪光的作用是排除焊口内的夹杂物,并将过热金属闪去,端部保持有一定长度的热影响区和足够的热量,为顶锻创造良好的条件。闪光要先慢后快,顶锻前高速强烈,并须保持连续稳定,不可中断,故烧化速度不可过慢,其平均速度以每秒2mm左右为宜,但也不可过于猛烈。烧化速度的判断方法为:声音要连续、清晰,无强烈劈啪声响,火花细而均匀,其喷射速度较快而又连续。
2.1.4顶锻
顶锻是闪光对焊的最后一个步骤。在钢筋端部充分加热及强烈的二次闪光保护下,顶锻时半熔化和部分过热金属被挤压出去,使钢筋的两个端部在组织上真正连接成整体。在顶锻时切忌焊缝内的氧化物和空气介入,所以顶锻过程应愈快愈好,以确保焊口的迅速闭合;同时,顶锻过程必须在足够的压力下完成,以避免接头处残存过热金属,并保证近缝区金属能产生必要的塑性变形。
2.2对焊工艺参数
闪光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有:调伸长度、焊接电流密度、闪光留量、预热留量、闪光速度、顶锻压力、顶锻留量、顶锻速度。
2.2.1调伸长度
调伸长度是指钢筋焊接前两个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应随着钢筋级别的提高和钢筋直径的加大而增长。若长度过小,向电极散热增加,加热区变窄,不利于塑性变形,顶锻时所需压力较大;当长度过大时,加热区变宽,若钢筋较细,容易产生弯曲。钢筋的调伸长度取1.25d。
2.2.2闪光留量
闪光留量是指钢筋在闪光过程中,由于闪出金属所消耗的的钢筋长度,也称作为烧化留量。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能够产生均匀加热,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钢筋越粗,所需的闪光留量越大。
闪光—预热闪光焊的闪光留量为一次闪光留量与二次闪光留量之和,一次闪光留量等于钢筋端面的不平度与断料时刀口压伤部分之和,二次闪光留量以不小于10mm为宜。预热闪光焊时的烧化留量不应小于10mm。
2.2.3闪光速度
闪光速度是指闪光过程的速度。闪光速度的控制,应随着钢筋直径增大而降低,在整个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要由慢到快。一般是从0-1mm/s到1.5-2.0mm/s,这样在终止阶段,闪光较为强烈,以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2.2.4预热留量
预热留量是指预热所消耗钢筋的长度。预热留量随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大,预热留量应为1~2mm。预热次数1-4次,每次预热时间1.5-2.0s,间歇时间3-4s。
2.2.5顶锻留量
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结束时,将钢筋顶锻压紧后接头处挤出的金属,因而消耗的钢筋长度。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顶锻过程结束时,接头的整个断面能够获得紧密的接触,并具有适当的塑性变形。本工程中φ25、φ28钢筋在闪光—预热—闪光焊中,有电顶锻留量为2.0mm,无电顶锻留量φ25钢筋为4-5mm,φ28钢筋为4.0mm。
2.2.6顶锻速度
顶锻速度是指在挤压钢筋接头时的速度。顶锻速度应愈快愈好,特别是顶锻开始时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以使焊口迅速闭合,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在焊口顶紧封闭之后,要以适当的快速(一般每秒钟的压缩量不小于6mm的速度)完成整个顶锻过程。
2.2.7顶锻压力
顶锻压力是将钢筋接头挤压时所需要的挤压力。顶锻压力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顶锻压力过小时,熔渣和氧化了的金属粒子就可能保留在焊口内,并且由于闪光所留下的火孔没有被挤压封闭而形成缩孔。顶锻压力过大时,焊口会产生裂纹。
2.2.8焊接变压器级次
焊接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焊接的钢筋直径大,选择的变压器级次要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一级。本工程中钢筋对焊机的变压器级次在5-7级之间调整。
3对焊机使用操作注意事项
对焊机的使用操作,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使用操作前,应检查焊机的手柄、压力机构、夹具是否灵活可靠。
(2)通电前必须通水,使电极及次级绕组冷却,同时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3)焊接前,根据所焊钢筋截面,调整两次电压。禁止对焊超过规定直径的钢筋。
(4)对焊机所有活动部分应定期加油以保持良好的润滑。
(5)预热要充分。
(6)顶锻前瞬间闪光要强烈。
(7)顶锻快而有力。
(8)接触器及继电器应保持清洁,电极接头要定期用细砂纸磨光。
(9)焊接后必须随时清除钳口及周围的焊渣溅沫,以保持焊机的清洁。
(10)在0℃以下工作时,焊机在使用后应用压缩空气吹去冷却管路中的存水,以防水管冻裂或堵塞。
4对焊缺陷的消除方法
在钢筋对焊中往往由于焊接参数选择及操作工艺掌握不当,会造成焊接质量的不同缺陷。钢筋对焊主要缺陷及消除方法为:
(1)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爆炸声时,可以降低变压器级次或减慢烧化速度。
(2)闪光不稳定时,可以提高变压器级数或加大烧化速度。
(3)焊接接头偏斜或偏移与钢筋轴线不在一直线上时,首先要正确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并应检查修理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调直或切除。
(4)焊接接头中如有氧化膜、夹渣或未焊透,可以增加预热程度,并避免过早切断电流,应增加顶锻前烧化速度及顶锻速度。
(5)如接头中有缩孔,则应降低变压器级次,避免闪光过分强烈,并加大顶锻压力。
(6)焊缝金属或热影响区过热,需降低变压器级次,正确控制有电顶锻留量及速度,避免过早的顶锻,减少预热程度,加快烧化速度。
(7)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要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杂质,并清扫钢筋被夹紧部分的铁锈,钢筋在电极内要夹紧,必要时要改进电极槽口形状以增大接触面积。
5对焊接头的质量要求
对焊钢筋接头在构件中是和钢筋原材同样受力,并且是管身混凝土这样的重要部位,所以对焊接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因此必须重视对焊质量的检验工作。钢筋接头的质量包括外观检查和机械性能试验。
5.1对焊接头外观检查
闪光对焊的全部接头,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表面没有裂纹和明显的烧伤。
(2)接头如有弯折,其角度不得大于4°。
(3)接头轴线如有偏心,其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并不得大于2mm。
(4)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剔出重焊。
5.2对焊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机械性能检查以300个接头为一批,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3个接头做冷弯实验。闪光对焊接头的拉伸试验成果均应大于该级钢筋的抗拉强度,且断裂在焊缝及热影响区以外为合格。冷弯试验时,焊接点应位于弯曲的中点,试件经冷弯后,其接头处(包括热影响区)外侧不出现横向裂纹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