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论文
  3. 内容

论南水北调的战略蜕变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危害

 

论南水北调的战略蜕变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危害
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    易贤命
两会将至。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应以对治水兴邦的负责态度,追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篡改战略部署,不整合“调水、济黄、通航”三大目标,扭曲科学发展的责任,坚决纠正湖北水利在水源配套工程建设中走邪路,制止推进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大搞重复建设的浪费,以免贻误实现中华民族“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的千年梦想。
一、丹江口引汉不济黄不通航,中央重大决策被偷梁换柱
回顾党中央半个世纪以来对南水北调的重大决策历程,通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借长江水济黄、先引汉后引江、构建京广运河、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技术路线,凝聚了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60年前,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主任王化云,认知了黄河难治的症结主要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极不平衡,把“调水冲沙”视为黄河下游解决泥沙淤积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向毛主席提出了从通天河引水到黄河源的设想。毛主席称赞“这个主意好”,叮瞩王化云“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又多次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探讨最好也最可能的调水线路,构划南水北调宏伟蓝图。在1958年3月中央批准兴建丹江口水利工程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提出了“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的战略构想,把解决黄河下游生态用水问题作为南水北调的首要目标。周总理同时向党中央报告了为我国未来水上交通描绘更加美好蓝图的“南北运河计划”,提出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湘桂运河构成一条南北向京广运河。毛主席也曾提出“要根治黄河,根治的标准就是黄河走轮船,航运是水利之首嘛。”显然,一代伟人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除了调水目标,还有航运目标。
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南水北调的重大决策,是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主席签发《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明确“首先是以南水北调为主要目的,建立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北宋时曾两次开凿有关运河,企图沟通长江、汉水、白河、汝水、颖水、蔡河以达开封,是历史上以航运为目标南水北调的可贵尝试。一代伟人以史为鉴,从治水安邦、造福人民的高度,确定了南水北调以治理黄河、汉江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战略目标,写进了1959年新中国第一部《长江流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水利部践行“资源水利”新思路,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当时的温家宝副总理也指出“调水是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我们的方针是趋利避害”,还特别称赞水利部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全局的、系统的、很好的观点。
可是,党中央可能也没有意料到,张继尧、矫勇、李鸿忠、蔡其华等人掌控南水北调决策大权,一心“创新”调水工程三大世界之最——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投资最高,采取“冷水煮青蛙”的办法,使南水北调的国家战略悄然蜕变,重构我国的水网布局弄虚作假,只考虑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线工程调水入黄,而对中线却竭力掩盖从三峡坝下长江干流引水水源最充足、负面影响最小、建设条件最优越的客观事实,渲染“引汉可调水量潜在不足,对解决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难有裨益”,误导中央不惜代价在我国中部修一条长1400多公里的“地上长河”,只为沿线主要大中城市供水,作贱南水北调的综合效益,还炫耀为“功在当代利在万世”。
从水资源合理配置讲,必须坚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首先,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最低的建设成本和代价,解决黄河下游(含引黄)地区的缺水问题。当前依赖严格控制黄河上中游用水,把水供给下游防止断流并非长久之策;而西线又地理位置偏辟、施工地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巨大,对长江上中游的负面影响较大,明显只能作为解决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等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西线向黄河下游补水,尤其用于冲沙是不适宜的,惟有依靠中线引江济黄。其次,水资源是战略性自然资源,南水北调中线不仅要保障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今盯住一点城市供水的经济效益,却失掉了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大作用。居然罔顾163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1998年1月联名向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郑重发出的呼唤“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不采纳李殿臣、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治黄专家“在黄河以南建成与汉江水系、淮河水系平交的运河,将洪水直接调入黄河冲沙减淤、以洪治黄”的建言献策。第三,紧盯城市供水效益又不采取地下管道输水。管道输水就不必在神州大地上征占大量农田形成隔离带,而且可以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减少蒸发渗漏损失,保证水量,容易调配水量,输水安全性好。第四,不该随意砍掉占重要地位的通航功能。为了兴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洞工程,居然弄虚作假,以“降低难度、节省投资、保护水质”为托词,将引汉总干渠变更为“全线立交”,不整合“调水、济黄、通航”三大综合效益,完全背叛了一代伟人的战略意志。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再次强调“南水北调联通江、淮、河、海四大江河,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为践行这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治黄专家建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直达丹江口水库,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洪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我在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上,也提议“从荆江引江与丹库引汉‘双线并举’优化中线工程”,建议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引江引汉干渠双线并举,构建南北运河联通江、淮、河、汉四大江河引江济黄,形成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通过黄河优化配置的水网布局应对气候变化。可是,张继尧等人根本不作理性思考。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英明决定,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提出“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南水北调中线理应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走构建南北运河引江济黄的生态文明之路,实实在在连通江、淮、河、汉四大江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及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起到核心作用。可是,开始实施时“正不压邪”,形式主义占了上风。张继尧等人嘴上讲“南水北调旨在对我国的水网布局进行重构”,实际却弄虚作假,把中线搞成“引汉穿黄不入黄、全线立交不通航”,导致耗资近三千亿元、征占五十万亩耕地,比原计划推迟四年,“汉江北去”只能展现当今世界最大地上长河象“古代修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而后续仍不考虑中线为黄河下游增水减淤,策划兴建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峡抽水蓄能调水工程”,违背常识搞三峡丹江口双库串联,高耗资、高耗能、糟踏长江水资源救不了黄河,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墙脚,反害到建党100周年都难实现一代伟人“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凤愿和瞩托,反害中华民族的复兴长久实现不了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的千年梦想。
二、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湖北水利改革发展走邪路
南水北调给湖北水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若走科学发展正道就该遵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50年前制订的“南北运河计划”,复兴两沙运河、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开挖鄂豫运河,引长江出三峡之水入汉江济黄河,彰显湖北水利改革创新之魅力。可是,由于张继尧等人的误导,居然走上了三峡上下双重引江入汉制造汉江水资源开发乱局的邪路。湖北水利争取到中央巨额无偿资金拉动内需,竟大搞重复建设的浪费,不求改善民生之实效,将使湖北水利大省的魅力暗然失色。
(一)      三峡坝下引江济汉毁掉美好家园兴一利而增多害
新中国两部《长江流域规划》,按照一代伟人的宏愿构划了“南方水运网”蓝图,明确“两沙运河利用原路线取直,中间经过长湖”,对因引汉造成的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进行生态补偿。可在实施中却错误决策废弃两沙运河新开运河。温家宝总理早就说过:“把南水北调建设成为生态工程,还包括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可是,国务院审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却不要求设计单位根据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景观等多重功能作可靠的规划论证,轻率否决了复兴两沙运河经过长湖的技术方案,批准在平原湖区按照“全封闭式高速公路标准”全新毁地挖河修堤建一条全立交、全衬砌的孤立航道,搅乱江汉平原水运网的合理布局。要中央耗资83亿元、损毁5.5万亩耕地、建一条长67.2公里与汉宜高铁平行的千吨级航道,引长江水迂迥向汉江下游丰水的武汉城市圈补水。因解决不了襄阳市干旱缺水问题,又策划从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以自流方式向汉北府河流域的随县、曾都、广水、大悟等县市区调水。明显悖离了党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内河水运、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还寡廉鲜耻炫耀新开运河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说什么“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真是“江汉本无事,庸才自扰之”。
1. 挖河修堤毁坏家园 破坏耕地扰民伤农
发展内河水运优势,在于以较少投入联网直达。如今在平原水网地带开挖人工运河,居然不顺势连通现有河湖节地省钱,硬要多耗费40多亿元民生水利资金,新挖河道截断水系交通,在湖底淤泥层上建长3.5公里的两道堤坝,号称“世界罕见的湖中渠”与长湖航线立交,让荆门市长湖岸线上安居乐业的355户1591人毁家迁移,白白损毁24492亩耕地,使千年滨湖重镇后港与长湖隔堤相叹,还强词夺理说成转变“居民千百年来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欺骗中央。为了恢复截断的水系交通,耗用中央巨资修建众多号称“水利工程露天陈列馆”、“桥梁博物馆”、“独特的水上立交”的交叉建筑物。这些无科技含量、无投资效益、无运行维护费来源的“摆设”工程,比号称“世界最大人造缩微景观群”的湖北宜昌三峡集锦景区,和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不会更风光,同样只能成为“羞耻碑”。如此炫耀政绩愚昧至极,共产党政府实在不该干这样的蠢事。
2. 黄金水道废弃搁置   水运联网遭受破坏
引江济汉修建江汉运河开辟汉江至长江、湘江水运捷径,本来可改变湖北省水运发展不够、优势不优的尴尬局面。可是,张继尧、李鸿忠等人为使其投资规模膨胀,硬要全新毁地挖河修堤,既废弃历史悠久、被誉为设计路线佳、航运效益大的两沙运河,又使在改革开放中借助内荆河复航,以最经济手段开通、被誉为黄金水道、江汉平原新干线的江汉航线成为“摆设”工程。从完善江汉平原腹地水运网来看,两沙运河是荆州武汉内河航线和江汉航线的源头,可为这两条航线扩能升级补水济航;而荆州武汉内河航线可避开下荆江和汉江下游两段九曲回肠般的迂远和风险;江汉航线更是汉江直通湘江构成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纽带,使襄阳到岳阳缩短绕道武汉航程320公里,加快其扩能升级,便可在鄂湘之间形成丹江口到衡阳千公里千吨级航道;还使岳阳到荆州缩短绕道下荆江航程130公里,是淞虎航线开通前洞庭湖去长江沙市以上的便捷通道。如今湖北水运部门为图一个“当代中国最大人工运河”的虚名,而搁置这两条长300公里的骨干航线扩能升级,让其至今仍空空如也,难道不很愚蠢吗?
3. 不顺应自然通长湖 丧失综合利用效益
从水利科学技术讲,本届政府错就错在不该废弃两沙运河新开运河,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这是公众显而易见的。一是引江济汉不经过长湖,丧失引清入湖改善水质、修复和保护长湖水生态系统、为洪湖补水解决三峡清水下泄冲刷河床造成水源水位下降问题的生态功能;二是不利用江汉航线从新城提水入兴隆水库,丧失兼作长湖第二条电排通道,调上游荆门来水入汉江减少民垸分洪损失的防洪功能;三是不利用长湖航线,丧失沿湖堤开挖航道,结合建设长湖生态防洪堤进行运河护岸建成生态航道,而不必全断面衬砌的环境功能;四是不与太湖港总渠平交,丧失撇太湖港大型水库下泄洪水直入长湖而不入荆州城,缩短城市防洪堤线,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景观功能;五是不入兴隆水库调蓄,丧失统筹引水到汉江中游开展水资源引清调度的生态补偿功能;六是不建沮漳河下游高位水库,丧失沮漳河滩地蓄水灭螺、沮漳河故道沉沙冲沙、抽水蓄能方式调水的综合功能。
时至今日,荆楚大地的主政者仍僵持引江济汉不改线连通长湖,凸显湖北高官“治水”的瞎折腾,缺少2600年前楚相孙叔敖勤政爱民的情怀和智慧,丢掉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失去了中国共产党“治水兴邦”的先进性。
(二)      三峡坝上引江补汉高耗资高耗能损国家不利湖北
2010年3月,国务院一不兑现水利部2003年两会期间对人大代表的承诺,二不听取黄伯明、刘崇熙的批评意见,三不采纳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的建言献策,四不理睬水利部水规总院环境专家的设计督查意见,居然批准引江济汉新开运河。在开工之后,张继尧等人又怂恿湖北水利部门提出“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没有能够根本性地解决汉江中下游的问题,尤其是丹江口大坝至兴隆378公里河段没有安排工程措施。”玩弄“以调抵调”的权术,推进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调水计划,误导湖北水利改革发展走上人为不当利用水土资源、损国家不利湖北的邪路。因推行专家无责评审,缺少监督、缺少问责,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 延误渠化调水入襄 祸害中游生态补偿
襄阳地处汉江中游河段,首当其冲受到丹江口下泄水量减少的影响,又是汉江污染负荷最重的河段,南水北调后遇到干旱水环境容量恶化的问题最大。党中央常委俞正声任湖北省委书记时曾在一次报告中提到:“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水资源,湖北的水很多,但是水环境并不好,长江水质还可以,汉江的水质问题就很大,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后,襄樊一带汉江中游过境的水量下降1/4,水环境容量大大恶化,不解决襄樊地区的水污染问题,襄樊人民的饮水问题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其实,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早就提出以引江济汉补水、三个梯级电站抬高水位,四大措施补救汉江中下游生态的意见。长江委原工程设计负责人俞澄生更明确提出从三峡坝下引江入汉、渠化汉江提水至王甫洲,顶替丹江口下泄水量的“以引江抵引汉”的补偿方案。我对渠化汉江也建议:兴隆水库抬高正常蓄水位增加发电功能,碾盘山枢纽采用一级二站常蓄混合方式开发,提高发电效益、取消华家湾纯航运梯级、保留系四大家鱼重要产卵场的27公里天然生态河段、避免鱼类生存环境遭受毁灭性摧残、缩短航程10公里。同时结合调水入襄阳,从兴隆水库提引长江水入库,加速水库换水周期,控制水库富营养化,全面消除梯级渠化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可是,张继尧等人却拒不采纳,为搞三峡上下双重引江入汉,长期搁置渠化汉江调水入襄阳,将耽误建立长江——长湖——汉江中游——汉江下游水资源引清调度系统改善中游水质。
2.    三峡坝上双库串联 引江补汉实不靠谱
温家宝总理2011年到湖北指导抗旱,开始还说大旱引起他思考南水北调的四个重大问题:“水质问题、移民问题、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的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影响,要综合考虑”。如果深究下去便会发觉从三峡坝下引江入汉、渠化汉江调水入襄阳,是解决汉江中游水环境容量恶化问题的最佳方案。可在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竟被蔡其华忽悠,默许了“尽快开展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从长江三峡库区的支流抽水入汉江丹江口库区的支流堵河,向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补水。”当然,驻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恳请国家将引江补汉神农溪引水工程列为《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汉江干流综合规划》近期治理项目,并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及早开工建设”也施加了坏的影响。
但是不想一想,湖北遭遇大旱,汉江襄阳河段水环境恶化,鄂北岗地“旱包子”干旱缺水,不考虑从下游210公里的长湖,提长江出三峡之水(扬程不到40m)到崔家营水库,而要从500多公里外的三峡库区神农溪提水(扬程400多m),经堵河五个梯级和丹江口水库迂迥向汉江中游补水,这靠谱吗?结果反而会害襄阳因苦等会长期搁置的引江补汉而望天兴叹。其实,对三峡库区提水到丹江口水库这类引江方案,长江委老一辈专家曾作规划论证,明确认定布局不合理、经济不可行,并找到了从三峡坝下“以引江抵引汉”、“以引江补引汉”的更优替代方案。可是,矫勇、蔡其华仍要鄂渝水利部门侵占大量民生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搞勘测设计,与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背道而驰。
湖北水利部门曾作过唐白河水资源综合规划,解决鄂北岗地“旱包子”干旱缺水问题,不宜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引水,应扩建引唐干渠从崔家营水库提水,未来可充当引汉后备水源,推进从长江干流为黄河下游增水,并调汉江、淮河上游洪水冲沙减淤。以崔家营水库为引江济黄的中转水库,河南省唐白河流域成为水源地,必然会加强水污染防治,也有利于解决跨省界河流水质保护的难题。
3.    抽水蓄能隐瞒真相 高昂代价得不偿失
从水利科学的先进性讲,三峡企业抽水蓄能增效确很必要,也有费省效宏的办法,就是设计地下电站时考虑安装可逆式机组,成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填谷调峰,但因决策高层的虚荣心,追求兴建“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投资最高”的调水式抽水蓄能工程而错失了良机。湖北省高官要求“抽水蓄能”调水,明显指望从三峡库区引水55亿m3到堵河,为堵河流域已建和在建的五级水电站扩机增容130万千瓦,年增发电量40亿kW.h。但张继尧等人隐瞒了建这种超高扬程的抽水蓄能调水工程,要害国家付出高昂的代价,要建提水扬程400多米的二级泵站,和开挖20公里长的隧洞穿越广袤的大巴山区,再由堵河五级水电站扩机增容回收水能。长江委老一辈专家估计至少要耗费385亿元巨资。结果既不能稳定填谷调峰,又因调节当地径流损失水头,只能2度电抽水回收1度电,远低于纯抽水蓄能电站4度低谷电换3度高峰电。明显高费资、高耗能、得不偿失、损国家不利湖北。
这里还涉及到三峡丹江口双水源不该在高山区串联的水利常识问题。从三峡库区引江补汉,将使中线由丹江口自流调水变成三峡高耗能提扬调水,并且把三峡库周高富营养化的水调往丹江口水库,既侵占调节库容,又污染水质影响一渠清水送京津,还减少三峡葛洲坝的发电效益,导致三峡水库实施生态补水调度、缓解长江中游用水与通航紧张的功能下降,又何苦呢?
4.    丹库移民奉献湖北 诈称牺牲争资逐利
主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矫勇2010年9月带领一批高官到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现场考察,信口开河说“湖北省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水利部对此已早有共识,本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要知道,水资源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利用也是浪费,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系统必须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以达到水资源能永续利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旨在高效利用汉江水资源,“湖北重大牺牲”又由何说起?明显是把丹库移民(湖北18.2万人,河南16.3万人)“奉献湖北”颠倒为“湖北奉献”,说成“体现了湖北的大局观念和担当意识”。事实上,湖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将从高效利用汉江水资源获得巨大红利。丹江口水库完建扩容带来大量移民,就是湖北省老领导“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的明智选择。一是确保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安澜,减少民垸分洪损失;二是增加洪水资源化总量调往缺水的北方,提高汉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丹江口库区移民促成汉江水资源高效利用,彰显了“奉献湖北”的汉水丹心。岂能任人当作筹码,以湖北作出“重大牺牲”争资逐利,损国家不利湖北。
三、湖北汉江水利现代化目标: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 


建设现代汉江是湖北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中央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配套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是,受张继尧等人的误导,完全悖离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错误推进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人为不当利用水土资源。一是引江济汉偏要新开运河,废弃两沙运河、让江汉航线当摆设;二是不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调水入襄阳,而指望不靠谱的神农架“引江补汉”;三是不作水资源论证,就从堵河源头(坪堑)调水到三峡库区神农溪发电,现又反过来策划从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调水到堵河干流扩机增容玩“儿戏”;四是不扩建引唐干渠从崔家营水库引水解决鄂北岗地干旱缺水问题,又出“歪招”,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自流调水到老河口、襄州、枣阳和府河随县、曾都、广水、大悟等7县市区,浪费民生水利投资,与一渠清水送京津争夺水源。五是发展汉江航运不着眼未来,紧盯住一段孤立航道,既不与河南联手开挖鄂豫运河和河南运河沟通黄淮汉三大河流航运,又不跟上湖南渠化湘江的步伐促进丹江口至衡阳尽快构成千公里千吨级航道。
建设现代汉江,长江委原主任黎安田就帮湖北水利部门出过好点子,“借鉴江苏省开发长江经验,做好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历史将证明,惟有从三峡坝下利用两沙运河经过长湖引江入汉,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使三峡丹江口双水源在崔家营水库并联,再开挖鄂豫运河、河南运河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引江补引汉、引江济黄、引洪冲沙,充分利用黄河由西向东贯穿我国北方的天然优势,建立起跨流域、跨地区科学配置、高


效统一的水资源配置网络。这才是湖北水利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昧追求“古代修长城”的象征意义,引江不济黄、不通航、不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导致建设性破坏资源环境,党中央应坚决制止。
2013年元旦于武汉
论南水北调的战略蜕变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危害
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    易贤命
两会将至。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应以对治水兴邦的负责态度,追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篡改战略部署,不整合“调水、济黄、通航”三大目标,扭曲科学发展的责任,坚决纠正湖北水利在水源配套工程建设中走邪路,制止推进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大搞重复建设的浪费,以免贻误实现中华民族“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的千年梦想。
一、丹江口引汉不济黄不通航,中央重大决策被偷梁换柱
回顾党中央半个世纪以来对南水北调的重大决策历程,通过科学论证确定了“借长江水济黄、先引汉后引江、构建京广运河、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的技术路线,凝聚了各方面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60年前,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主任王化云,认知了黄河难治的症结主要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极不平衡,把“调水冲沙”视为黄河下游解决泥沙淤积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向毛主席提出了从通天河引水到黄河源的设想。毛主席称赞“这个主意好”,叮瞩王化云“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又多次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探讨最好也最可能的调水线路,构划南水北调宏伟蓝图。在1958年3月中央批准兴建丹江口水利工程的成都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提出了“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的战略构想,把解决黄河下游生态用水问题作为南水北调的首要目标。周总理同时向党中央报告了为我国未来水上交通描绘更加美好蓝图的“南北运河计划”,提出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湘桂运河构成一条南北向京广运河。毛主席也曾提出“要根治黄河,根治的标准就是黄河走轮船,航运是水利之首嘛。”显然,一代伟人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除了调水目标,还有航运目标。
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南水北调的重大决策,是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主席签发《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水利发展的长远目标,明确“首先是以南水北调为主要目的,建立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北宋时曾两次开凿有关运河,企图沟通长江、汉水、白河、汝水、颖水、蔡河以达开封,是历史上以航运为目标南水北调的可贵尝试。一代伟人以史为鉴,从治水安邦、造福人民的高度,确定了南水北调以治理黄河、汉江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为战略目标,写进了1959年新中国第一部《长江流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水利部践行“资源水利”新思路,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当时的温家宝副总理也指出“调水是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我们的方针是趋利避害”,还特别称赞水利部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全局的、系统的、很好的观点。
可是,党中央可能也没有意料到,张继尧、矫勇、李鸿忠、蔡其华等人掌控南水北调决策大权,一心“创新”调水工程三大世界之最——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投资最高,采取“冷水煮青蛙”的办法,使南水北调的国家战略悄然蜕变,重构我国的水网布局弄虚作假,只考虑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线工程调水入黄,而对中线却竭力掩盖从三峡坝下长江干流引水水源最充足、负面影响最小、建设条件最优越的客观事实,渲染“引汉可调水量潜在不足,对解决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难有裨益”,误导中央不惜代价在我国中部修一条长1400多公里的“地上长河”,只为沿线主要大中城市供水,作贱南水北调的综合效益,还炫耀为“功在当代利在万世”。
从水资源合理配置讲,必须坚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首先,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最低的建设成本和代价,解决黄河下游(含引黄)地区的缺水问题。当前依赖严格控制黄河上中游用水,把水供给下游防止断流并非长久之策;而西线又地理位置偏辟、施工地环境复杂、工程投资巨大,对长江上中游的负面影响较大,明显只能作为解决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内蒙等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西线向黄河下游补水,尤其用于冲沙是不适宜的,惟有依靠中线引江济黄。其次,水资源是战略性自然资源,南水北调中线不仅要保障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如今盯住一点城市供水的经济效益,却失掉了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大作用。居然罔顾163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1998年1月联名向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郑重发出的呼唤“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不采纳李殿臣、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治黄专家“在黄河以南建成与汉江水系、淮河水系平交的运河,将洪水直接调入黄河冲沙减淤、以洪治黄”的建言献策。第三,紧盯城市供水效益又不采取地下管道输水。管道输水就不必在神州大地上征占大量农田形成隔离带,而且可以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减少蒸发渗漏损失,保证水量,容易调配水量,输水安全性好。第四,不该随意砍掉占重要地位的通航功能。为了兴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的穿黄隧洞工程,居然弄虚作假,以“降低难度、节省投资、保护水质”为托词,将引汉总干渠变更为“全线立交”,不整合“调水、济黄、通航”三大综合效益,完全背叛了一代伟人的战略意志。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再次强调“南水北调联通江、淮、河、海四大江河,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为践行这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治黄专家建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直达丹江口水库,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洪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我在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上,也提议“从荆江引江与丹库引汉‘双线并举’优化中线工程”,建议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引江引汉干渠双线并举,构建南北运河联通江、淮、河、汉四大江河引江济黄,形成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通过黄河优化配置的水网布局应对气候变化。可是,张继尧等人根本不作理性思考。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和“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英明决定,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提出“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南水北调中线理应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走构建南北运河引江济黄的生态文明之路,实实在在连通江、淮、河、汉四大江河,为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及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起到核心作用。可是,开始实施时“正不压邪”,形式主义占了上风。张继尧等人嘴上讲“南水北调旨在对我国的水网布局进行重构”,实际却弄虚作假,把中线搞成“引汉穿黄不入黄、全线立交不通航”,导致耗资近三千亿元、征占五十万亩耕地,比原计划推迟四年,“汉江北去”只能展现当今世界最大地上长河象“古代修万里长城”的象征意义。而后续仍不考虑中线为黄河下游增水减淤,策划兴建世界最大规模的“三峡抽水蓄能调水工程”,违背常识搞三峡丹江口双库串联,高耗资、高耗能、糟踏长江水资源救不了黄河,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墙脚,反害到建党100周年都难实现一代伟人“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凤愿和瞩托,反害中华民族的复兴长久实现不了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的千年梦想。
二、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湖北水利改革发展走邪路
南水北调给湖北水利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若走科学发展正道就该遵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50年前制订的“南北运河计划”,复兴两沙运河、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开挖鄂豫运河,引长江出三峡之水入汉江济黄河,彰显湖北水利改革创新之魅力。可是,由于张继尧等人的误导,居然走上了三峡上下双重引江入汉制造汉江水资源开发乱局的邪路。湖北水利争取到中央巨额无偿资金拉动内需,竟大搞重复建设的浪费,不求改善民生之实效,将使湖北水利大省的魅力暗然失色。
(一)      三峡坝下引江济汉毁掉美好家园兴一利而增多害
新中国两部《长江流域规划》,按照一代伟人的宏愿构划了“南方水运网”蓝图,明确“两沙运河利用原路线取直,中间经过长湖”,对因引汉造成的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进行生态补偿。可在实施中却错误决策废弃两沙运河新开运河。温家宝总理早就说过:“把南水北调建设成为生态工程,还包括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可是,国务院审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却不要求设计单位根据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综合考虑防洪、灌溉、发电、景观等多重功能作可靠的规划论证,轻率否决了复兴两沙运河经过长湖的技术方案,批准在平原湖区按照“全封闭式高速公路标准”全新毁地挖河修堤建一条全立交、全衬砌的孤立航道,搅乱江汉平原水运网的合理布局。要中央耗资83亿元、损毁5.5万亩耕地、建一条长67.2公里与汉宜高铁平行的千吨级航道,引长江水迂迥向汉江下游丰水的武汉城市圈补水。因解决不了襄阳市干旱缺水问题,又策划从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以自流方式向汉北府河流域的随县、曾都、广水、大悟等县市区调水。明显悖离了党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内河水运、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还寡廉鲜耻炫耀新开运河为“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说什么“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真是“江汉本无事,庸才自扰之”。
1. 挖河修堤毁坏家园 破坏耕地扰民伤农
发展内河水运优势,在于以较少投入联网直达。如今在平原水网地带开挖人工运河,居然不顺势连通现有河湖节地省钱,硬要多耗费40多亿元民生水利资金,新挖河道截断水系交通,在湖底淤泥层上建长3.5公里的两道堤坝,号称“世界罕见的湖中渠”与长湖航线立交,让荆门市长湖岸线上安居乐业的355户1591人毁家迁移,白白损毁24492亩耕地,使千年滨湖重镇后港与长湖隔堤相叹,还强词夺理说成转变“居民千百年来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欺骗中央。为了恢复截断的水系交通,耗用中央巨资修建众多号称“水利工程露天陈列馆”、“桥梁博物馆”、“独特的水上立交”的交叉建筑物。这些无科技含量、无投资效益、无运行维护费来源的“摆设”工程,比号称“世界最大人造缩微景观群”的湖北宜昌三峡集锦景区,和重庆万州“三峡明珠”观光塔不会更风光,同样只能成为“羞耻碑”。如此炫耀政绩愚昧至极,共产党政府实在不该干这样的蠢事。
2. 黄金水道废弃搁置   水运联网遭受破坏
引江济汉修建江汉运河开辟汉江至长江、湘江水运捷径,本来可改变湖北省水运发展不够、优势不优的尴尬局面。可是,张继尧、李鸿忠等人为使其投资规模膨胀,硬要全新毁地挖河修堤,既废弃历史悠久、被誉为设计路线佳、航运效益大的两沙运河,又使在改革开放中借助内荆河复航,以最经济手段开通、被誉为黄金水道、江汉平原新干线的江汉航线成为“摆设”工程。从完善江汉平原腹地水运网来看,两沙运河是荆州武汉内河航线和江汉航线的源头,可为这两条航线扩能升级补水济航;而荆州武汉内河航线可避开下荆江和汉江下游两段九曲回肠般的迂远和风险;江汉航线更是汉江直通湘江构成南北大运河的重要纽带,使襄阳到岳阳缩短绕道武汉航程320公里,加快其扩能升级,便可在鄂湘之间形成丹江口到衡阳千公里千吨级航道;还使岳阳到荆州缩短绕道下荆江航程130公里,是淞虎航线开通前洞庭湖去长江沙市以上的便捷通道。如今湖北水运部门为图一个“当代中国最大人工运河”的虚名,而搁置这两条长300公里的骨干航线扩能升级,让其至今仍空空如也,难道不很愚蠢吗?
3. 不顺应自然通长湖 丧失综合利用效益
从水利科学技术讲,本届政府错就错在不该废弃两沙运河新开运河,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这是公众显而易见的。一是引江济汉不经过长湖,丧失引清入湖改善水质、修复和保护长湖水生态系统、为洪湖补水解决三峡清水下泄冲刷河床造成水源水位下降问题的生态功能;二是不利用江汉航线从新城提水入兴隆水库,丧失兼作长湖第二条电排通道,调上游荆门来水入汉江减少民垸分洪损失的防洪功能;三是不利用长湖航线,丧失沿湖堤开挖航道,结合建设长湖生态防洪堤进行运河护岸建成生态航道,而不必全断面衬砌的环境功能;四是不与太湖港总渠平交,丧失撇太湖港大型水库下泄洪水直入长湖而不入荆州城,缩短城市防洪堤线,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景观功能;五是不入兴隆水库调蓄,丧失统筹引水到汉江中游开展水资源引清调度的生态补偿功能;六是不建沮漳河下游高位水库,丧失沮漳河滩地蓄水灭螺、沮漳河故道沉沙冲沙、抽水蓄能方式调水的综合功能。
时至今日,荆楚大地的主政者仍僵持引江济汉不改线连通长湖,凸显湖北高官“治水”的瞎折腾,缺少2600年前楚相孙叔敖勤政爱民的情怀和智慧,丢掉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失去了中国共产党“治水兴邦”的先进性。
(二)      三峡坝上引江补汉高耗资高耗能损国家不利湖北
2010年3月,国务院一不兑现水利部2003年两会期间对人大代表的承诺,二不听取黄伯明、刘崇熙的批评意见,三不采纳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的建言献策,四不理睬水利部水规总院环境专家的设计督查意见,居然批准引江济汉新开运河。在开工之后,张继尧等人又怂恿湖北水利部门提出“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没有能够根本性地解决汉江中下游的问题,尤其是丹江口大坝至兴隆378公里河段没有安排工程措施。”玩弄“以调抵调”的权术,推进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调水计划,误导湖北水利改革发展走上人为不当利用水土资源、损国家不利湖北的邪路。因推行专家无责评审,缺少监督、缺少问责,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 延误渠化调水入襄 祸害中游生态补偿
襄阳地处汉江中游河段,首当其冲受到丹江口下泄水量减少的影响,又是汉江污染负荷最重的河段,南水北调后遇到干旱水环境容量恶化的问题最大。党中央常委俞正声任湖北省委书记时曾在一次报告中提到:“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水资源,湖北的水很多,但是水环境并不好,长江水质还可以,汉江的水质问题就很大,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后,襄樊一带汉江中游过境的水量下降1/4,水环境容量大大恶化,不解决襄樊地区的水污染问题,襄樊人民的饮水问题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其实,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早就提出以引江济汉补水、三个梯级电站抬高水位,四大措施补救汉江中下游生态的意见。长江委原工程设计负责人俞澄生更明确提出从三峡坝下引江入汉、渠化汉江提水至王甫洲,顶替丹江口下泄水量的“以引江抵引汉”的补偿方案。我对渠化汉江也建议:兴隆水库抬高正常蓄水位增加发电功能,碾盘山枢纽采用一级二站常蓄混合方式开发,提高发电效益、取消华家湾纯航运梯级、保留系四大家鱼重要产卵场的27公里天然生态河段、避免鱼类生存环境遭受毁灭性摧残、缩短航程10公里。同时结合调水入襄阳,从兴隆水库提引长江水入库,加速水库换水周期,控制水库富营养化,全面消除梯级渠化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可是,张继尧等人却拒不采纳,为搞三峡上下双重引江入汉,长期搁置渠化汉江调水入襄阳,将耽误建立长江——长湖——汉江中游——汉江下游水资源引清调度系统改善中游水质。
2.    三峡坝上双库串联 引江补汉实不靠谱
温家宝总理2011年到湖北指导抗旱,开始还说大旱引起他思考南水北调的四个重大问题:“水质问题、移民问题、汉江水环境容量问题、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要密切关注汉江水环境的变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给水利工程带来影响,要综合考虑”。如果深究下去便会发觉从三峡坝下引江入汉、渠化汉江调水入襄阳,是解决汉江中游水环境容量恶化问题的最佳方案。可在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竟被蔡其华忽悠,默许了“尽快开展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从长江三峡库区的支流抽水入汉江丹江口库区的支流堵河,向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补水。”当然,驻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恳请国家将引江补汉神农溪引水工程列为《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汉江干流综合规划》近期治理项目,并纳入国家重点工程、及早开工建设”也施加了坏的影响。
但是不想一想,湖北遭遇大旱,汉江襄阳河段水环境恶化,鄂北岗地“旱包子”干旱缺水,不考虑从下游210公里的长湖,提长江出三峡之水(扬程不到40m)到崔家营水库,而要从500多公里外的三峡库区神农溪提水(扬程400多m),经堵河五个梯级和丹江口水库迂迥向汉江中游补水,这靠谱吗?结果反而会害襄阳因苦等会长期搁置的引江补汉而望天兴叹。其实,对三峡库区提水到丹江口水库这类引江方案,长江委老一辈专家曾作规划论证,明确认定布局不合理、经济不可行,并找到了从三峡坝下“以引江抵引汉”、“以引江补引汉”的更优替代方案。可是,矫勇、蔡其华仍要鄂渝水利部门侵占大量民生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搞勘测设计,与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背道而驰。
湖北水利部门曾作过唐白河水资源综合规划,解决鄂北岗地“旱包子”干旱缺水问题,不宜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引水,应扩建引唐干渠从崔家营水库提水,未来可充当引汉后备水源,推进从长江干流为黄河下游增水,并调汉江、淮河上游洪水冲沙减淤。以崔家营水库为引江济黄的中转水库,河南省唐白河流域成为水源地,必然会加强水污染防治,也有利于解决跨省界河流水质保护的难题。
3.    抽水蓄能隐瞒真相 高昂代价得不偿失
从水利科学的先进性讲,三峡企业抽水蓄能增效确很必要,也有费省效宏的办法,就是设计地下电站时考虑安装可逆式机组,成为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填谷调峰,但因决策高层的虚荣心,追求兴建“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投资最高”的调水式抽水蓄能工程而错失了良机。湖北省高官要求“抽水蓄能”调水,明显指望从三峡库区引水55亿m3到堵河,为堵河流域已建和在建的五级水电站扩机增容130万千瓦,年增发电量40亿kW.h。但张继尧等人隐瞒了建这种超高扬程的抽水蓄能调水工程,要害国家付出高昂的代价,要建提水扬程400多米的二级泵站,和开挖20公里长的隧洞穿越广袤的大巴山区,再由堵河五级水电站扩机增容回收水能。长江委老一辈专家估计至少要耗费385亿元巨资。结果既不能稳定填谷调峰,又因调节当地径流损失水头,只能2度电抽水回收1度电,远低于纯抽水蓄能电站4度低谷电换3度高峰电。明显高费资、高耗能、得不偿失、损国家不利湖北。
这里还涉及到三峡丹江口双水源不该在高山区串联的水利常识问题。从三峡库区引江补汉,将使中线由丹江口自流调水变成三峡高耗能提扬调水,并且把三峡库周高富营养化的水调往丹江口水库,既侵占调节库容,又污染水质影响一渠清水送京津,还减少三峡葛洲坝的发电效益,导致三峡水库实施生态补水调度、缓解长江中游用水与通航紧张的功能下降,又何苦呢?
4.    丹库移民奉献湖北 诈称牺牲争资逐利
主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矫勇2010年9月带领一批高官到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现场考察,信口开河说“湖北省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水利部对此已早有共识,本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要知道,水资源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利用也是浪费,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系统必须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以达到水资源能永续利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旨在高效利用汉江水资源,“湖北重大牺牲”又由何说起?明显是把丹库移民(湖北18.2万人,河南16.3万人)“奉献湖北”颠倒为“湖北奉献”,说成“体现了湖北的大局观念和担当意识”。事实上,湖北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将从高效利用汉江水资源获得巨大红利。丹江口水库完建扩容带来大量移民,就是湖北省老领导“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的明智选择。一是确保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安澜,减少民垸分洪损失;二是增加洪水资源化总量调往缺水的北方,提高汉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丹江口库区移民促成汉江水资源高效利用,彰显了“奉献湖北”的汉水丹心。岂能任人当作筹码,以湖北作出“重大牺牲”争资逐利,损国家不利湖北。
三、湖北汉江水利现代化目标:构建南北大运河引江济黄 

建设现代汉江是湖北水利改革发展的重点,中央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配套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是,受张继尧等人的误导,完全悖离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错误推进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人为不当利用水土资源。一是引江济汉偏要新开运河,废弃两沙运河、让江汉航线当摆设;二是不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调水入襄阳,而指望不靠谱的神农架“引江补汉”;三是不作水资源论证,就从堵河源头(坪堑)调水到三峡库区神农溪发电,现又反过来策划从三峡库区神农溪“引江补汉”调水到堵河干流扩机增容玩“儿戏”;四是不扩建引唐干渠从崔家营水库引水解决鄂北岗地干旱缺水问题,又出“歪招”,从丹江口水库长距离自流调水到老河口、襄州、枣阳和府河随县、曾都、广水、大悟等7县市区,浪费民生水利投资,与一渠清水送京津争夺水源。五是发展汉江航运不着眼未来,紧盯住一段孤立航道,既不与河南联手开挖鄂豫运河和河南运河沟通黄淮汉三大河流航运,又不跟上湖南渠化湘江的步伐促进丹江口至衡阳尽快构成千公里千吨级航道。
建设现代汉江,长江委原主任黎安田就帮湖北水利部门出过好点子,“借鉴江苏省开发长江经验,做好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历史将证明,惟有从三峡坝下利用两沙运河经过长湖引江入汉,渠化汉江中下游航道使三峡丹江口双水源在崔家营水库并联,再开挖鄂豫运河、河南运河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引江补引汉、引江济黄、引洪冲沙,充分利用黄河由西向东贯穿我国北方的天然优势,建立起跨流域、跨地区科学配置、高效统一的水资源配置网络。这才是湖北水利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昧追求“古代修长城”的象征意义,引江不济黄、不通航、不减少重复建设的浪费,导致建设性破坏资源环境,党中央应坚决制止。
2013年元旦于武汉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论南水北调的战略蜕变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危害
https://m.gc5.com/slgc/sllw/1017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