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农业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和新理念进行了介绍,并对节水灌溉与旱地农业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新理念;旱地农业;关系
1 灌溉新理念
在观念上,对灌溉要有新认识,即首先为了节水,灌溉量要少到恰到好处,不能像以前理解的灌溉就是浇地,就是全面积的大水漫灌,而最好浇在有作物处,在无作物处少浇或不浇。为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灌溉次数应减少,宜在关键时浇水较多,但不是充分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例如果树在长枝叶时不给水,以避免疯长,而在开花结果时,给适当的水,这样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其次,要实现精确浇水,必须有高新技术研制出的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水准确、精量、快速、节能地输送到作物根区;同时,大量节省劳力、投资,操纵者也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这样的灌溉机应能实现灌溉产业化。最后,科学的灌溉经营管理是实现高效益的关键条件,这是过去重建轻管吃大亏的重要教训。
节水灌溉是现代灌溉,即以当代最先进的高新科技武装的灌溉技术,它属于当代精确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认为节水灌溉是简单劳动,科学性不强。节水灌溉是实用科学,量大面广,土地分散,且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给推广节水灌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节水灌溉发展进步的动力。当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大大减少节水灌溉这些先天性弱点的影响,而使其吸收高新技术的精华,激发创新能力,对旧观念、旧理论、旧设备等进行强劲的冲击,引发出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因此,不能简单地对待节水灌溉技术,它还有很多课题尚未研究清楚。不能搞土法上马,降低其高科技的品质,也不能奢望在全国可以只搞1~2种灌水技术和灌水设备就能完全满足各地的要求。当然把节水灌溉看得复杂一些是战略上的要求,而经过仔细研究开发出的技术和设备,则应简单易行,这样才能显示出高科技的水平。
2 节水灌溉与旱地农业的关系
旱地农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没有或有限的灌溉条件情况下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它包括旱作农业、雨养农业、旱农等概念,但其含义又各具特色。旱地农业的内容包括了种植制度的选择,抗旱或耐旱的作物品种的选育,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旱作栽培耕作技术、化学剂调控技术及创造条件进行有限的节水灌溉技术等。因此,旱地农业并非不需要水,反而在“水”字上作文章更多,它与节水灌溉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有1564个县分布在山区,山地大多为旱地,旱地约有7 800万hm2,占耕地面积73%。实践证明,旱地农业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如我国旱地农业地区粮食单产或总产年平均都增长40%以上,产量在2250 kg/hm2以上的已不在少数。国外的试验证明,在年降雨量400 mm以上地区,只要采用适宜的耕作栽培措施,每1 mm降水就可以生产0.4~0.5 kg的谷物,最高的可达0.9 kg。按照这一研究成果,我国的旱地农业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因此,旱地农业对于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国农民在同干旱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丰富的旱地农业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些实践经验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旱地农业与系统的农业工程相结合,使之得到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了旱地农业的水平。然而,从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我国存在着少雨变旱趋势,冬旱面临成倍增长,春旱、夏旱也呈上升趋势,这更加剧了我国的水危机。因此,在旱地上围绕“水”字作文章,发展旱地农业,使之在节水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充分必要和完全可能的。
3 旱地农业与节水灌溉相结合
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问题,过去走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道路,从而出现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雪线上升等严重问题,以致黄河断流,旱灾连年,洪水泛滥。不难理解,生态问题的症结在水,西部的农业发展更离不开水。而目前面临的事实是西北地区大多缺雨少水,西南部地区雨水稍多,但时空分布极不合理。要解决作物需水要求只有依靠旱地农业和节水灌溉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国北方旱区雨季(6~9月),降雨约占全年的70%,此期间采用深耕等蓄水措施,一般年份1 m土体可增加100~200 mm的水分,再采用保墒措施使底墒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5%,到翌年3~5月土壤湿度仍可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如果再增施有机肥,土壤涵蓄水分能力会更大。同时在适宜地点开挖水窖,以便雨季集蓄雨水,到旱季可用微灌、膜下灌、淋洒灌等节灌技术进行抗旱灌溉。经过这些综合措施后,可保作物出全苗,达到丰收稳产的目的。
4 结论
由于观念的改变,必须有新理论指导,新技术涌现。近10余年来,理论上出现了调亏灌溉、SPAC系统调配、旱作农业等,新技术方面出现了膜上(下)灌、水肥耦合,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这些都是创新的宝贵财富,有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 安庆飞.推广节水农业势在必行[J].河南农业,2010(8)
2 崔粉玉.发展高效农业与节水灌溉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蔬菜,2010(2)
3 刘风雷.浅谈节水农业发展方向[J].内蒙古水利,2010(1)
4 毛云青.浅析如何推广节水农业[J].现代农村科技,2010(9)
关键词:节水灌溉;新理念;旱地农业;关系
1 灌溉新理念
在观念上,对灌溉要有新认识,即首先为了节水,灌溉量要少到恰到好处,不能像以前理解的灌溉就是浇地,就是全面积的大水漫灌,而最好浇在有作物处,在无作物处少浇或不浇。为了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灌溉次数应减少,宜在关键时浇水较多,但不是充分满足作物需水要求。例如果树在长枝叶时不给水,以避免疯长,而在开花结果时,给适当的水,这样就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其次,要实现精确浇水,必须有高新技术研制出的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自动或半自动地将水准确、精量、快速、节能地输送到作物根区;同时,大量节省劳力、投资,操纵者也能得心应手,轻松自如。这样的灌溉机应能实现灌溉产业化。最后,科学的灌溉经营管理是实现高效益的关键条件,这是过去重建轻管吃大亏的重要教训。
节水灌溉是现代灌溉,即以当代最先进的高新科技武装的灌溉技术,它属于当代精确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可认为节水灌溉是简单劳动,科学性不强。节水灌溉是实用科学,量大面广,土地分散,且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条件,而这些环境条件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给推广节水灌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节水灌溉发展进步的动力。当然,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将大大减少节水灌溉这些先天性弱点的影响,而使其吸收高新技术的精华,激发创新能力,对旧观念、旧理论、旧设备等进行强劲的冲击,引发出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因此,不能简单地对待节水灌溉技术,它还有很多课题尚未研究清楚。不能搞土法上马,降低其高科技的品质,也不能奢望在全国可以只搞1~2种灌水技术和灌水设备就能完全满足各地的要求。当然把节水灌溉看得复杂一些是战略上的要求,而经过仔细研究开发出的技术和设备,则应简单易行,这样才能显示出高科技的水平。
2 节水灌溉与旱地农业的关系
旱地农业是指在降雨量偏少、没有或有限的灌溉条件情况下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它包括旱作农业、雨养农业、旱农等概念,但其含义又各具特色。旱地农业的内容包括了种植制度的选择,抗旱或耐旱的作物品种的选育,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旱作栽培耕作技术、化学剂调控技术及创造条件进行有限的节水灌溉技术等。因此,旱地农业并非不需要水,反而在“水”字上作文章更多,它与节水灌溉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有1564个县分布在山区,山地大多为旱地,旱地约有7 800万hm2,占耕地面积73%。实践证明,旱地农业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如我国旱地农业地区粮食单产或总产年平均都增长40%以上,产量在2250 kg/hm2以上的已不在少数。国外的试验证明,在年降雨量400 mm以上地区,只要采用适宜的耕作栽培措施,每1 mm降水就可以生产0.4~0.5 kg的谷物,最高的可达0.9 kg。按照这一研究成果,我国的旱地农业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因此,旱地农业对于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我国农民在同干旱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丰富的旱地农业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这些实践经验注入了新的内容,使旱地农业与系统的农业工程相结合,使之得到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显著提高了旱地农业的水平。然而,从近40年气象资料分析,我国存在着少雨变旱趋势,冬旱面临成倍增长,春旱、夏旱也呈上升趋势,这更加剧了我国的水危机。因此,在旱地上围绕“水”字作文章,发展旱地农业,使之在节水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充分必要和完全可能的。
3 旱地农业与节水灌溉相结合
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问题,过去走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道路,从而出现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雪线上升等严重问题,以致黄河断流,旱灾连年,洪水泛滥。不难理解,生态问题的症结在水,西部的农业发展更离不开水。而目前面临的事实是西北地区大多缺雨少水,西南部地区雨水稍多,但时空分布极不合理。要解决作物需水要求只有依靠旱地农业和节水灌溉结合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国北方旱区雨季(6~9月),降雨约占全年的70%,此期间采用深耕等蓄水措施,一般年份1 m土体可增加100~200 mm的水分,再采用保墒措施使底墒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5%,到翌年3~5月土壤湿度仍可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如果再增施有机肥,土壤涵蓄水分能力会更大。同时在适宜地点开挖水窖,以便雨季集蓄雨水,到旱季可用微灌、膜下灌、淋洒灌等节灌技术进行抗旱灌溉。经过这些综合措施后,可保作物出全苗,达到丰收稳产的目的。
4 结论
由于观念的改变,必须有新理论指导,新技术涌现。近10余年来,理论上出现了调亏灌溉、SPAC系统调配、旱作农业等,新技术方面出现了膜上(下)灌、水肥耦合,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这些都是创新的宝贵财富,有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 安庆飞.推广节水农业势在必行[J].河南农业,2010(8)
2 崔粉玉.发展高效农业与节水灌溉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蔬菜,2010(2)
3 刘风雷.浅谈节水农业发展方向[J].内蒙古水利,2010(1)
4 毛云青.浅析如何推广节水农业[J].现代农村科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