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论文
  3. 内容

“知技融合,素能共进”培养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更加明显,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三大职业变动成为可能。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专业在充分吸收职业教育行为认知理论、行动情境理论和整体范式理论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协同平台,“知技融合,素能共进”培养水利工程专业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通过“实践-反思-内化-实践”的探索过程,使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大幅提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针对行业发展,确定了“知识技能满足岗位变迁需求,素质能力适应专业发展内涵”的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水利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岗位人才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高职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践行“工匠精神”,坚持能力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调研、论证,分析、诊断原有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职业标准及工作过程对接的不适性,确定了“知识技能满足岗位变迁需求,素质能力适应专业发展内涵”人才培养理念。以此为指导,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途径,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面向岗位需求,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通基础+微专业+个性化”课程体系 

  遵循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面向水利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围绕素质提升定框架,贯穿能力培养设课程,突出个性发展扩内容,统筹编排通识基础课程群,系统设计岗位核心课程群,个性化选择素质拓展课程群,构建了“通基础+微专业+个性化”的课程体系。“通基础”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的基础知识,培养职业岗位素质,为后续学习、工作奠定基础。针对水利工程典型工作岗位,设置水利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等不同培养方向的“微专业”课程群。学生根据职业规划,自主选择相应“微专业”课程进行学习,满足不同个体发展需求。“个性化”发展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了跨专业、跨领域的职业岗位拓展课程、人文素质拓展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学生依据个性发展和就业领域,自主选择相应课程学习,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人才培养对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三)遵循认知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工程认识、单项模拟、项目跟进、岗位强化”四阶教学模式 

  紧紧围绕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四个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指导下,借助校企共建的微课库、案例库、课件库、试题库、工程现场视频库等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水利工程认知学习,了解工程基本概况,掌握基础知识,保证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依托校企联建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分组单项模拟训练,保证实践有过程,技能有提升,成果有创新;利用校内的虚拟情境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以项目“实训包”的形式对“微专业”“个性化”课程进行“跟进性”训练,使知识和技能不断内化与提高,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技能;通过到企业进行顶岗(跟岗)实习,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研发、设计、施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多元教学环境下和四阶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探究、自行评价、自我改进”,使教与学,学与做,做与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实现了知技融合,素能共进,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立足岗位技能,突出情境教学,搭建四大实践教学平台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功能,整合校内实训资源,优化校外实训基地,搭建了校内“虚拟情境式”“素质拓展”“创新创业”以及校外“岗位实体式”等四个实践教学平台。 

  “虚拟情境式平台”: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万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以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形式,建成现代节水灌溉设备展示厅、节水灌溉自动控制仿真实训系统、水利枢纽仿真演示台和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室。平台以完成项目情境式教学为切入点,体现了校内实训“真实的虚拟”,集实践训练、技术研发、社会培训、信息整合为一体,展示开放性,突出多元性,渗透“实践-反思-内化-实践”学习过程,满足“互联网+”时代学生多元学习需求,为知识技能学习有机融合,素质能力提升协调共进奠定了基础。 

  素质拓展平台: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社团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整合为学生素质养成的实践基地,通过技能大赛、社团活动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将学生能力与素质提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专创融合的实践平台,以“产、教、学、创、研”为出发点,借助开放式实训实验平台,以创新创业园、模拟训练区、名师工作室、节水项目部、学生创新室等为依托,在创业项目中完成专业实训,在专业实训中体验创业创新,工学创交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岗位实体式平台”: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新疆建设兵团等二十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跟岗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相结合,教师培训与项目研发相结合的“产、教、研、训”为一体的校外实习研发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水利工程环境中锻炼提高岗位职业能力。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成效 

  通过设计“三化”课程体系,构建“四阶”教学模式,创建实践教学平台,使高职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知识与技能有效融合,素质与能力共同提升,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满足岗位变迁需求,适应专业发展内涵。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知技融合,素能共进”培养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https://m.gc5.com/slgc/sllw/10404465.html